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榜上友名

心的拯救

張依勵投身災後心理重建

張依勵,香港紅十字會臨床心理學家

張依勵是位年輕的臨床心理學家,瓜子臉,大眼睛,長髮披肩,聲線悅耳,很容易讓人誤會她的工作是安坐舒適的冷氣房,聆聽躺椅上的病人傾吐心事;事實上,她的工作環境是濃煙滾滾的火場、屍骸遍野的疫區、瓦礫處處的地震現場……這位心理學家專注的領域是災難心理支援。

在正式成為臨床心理學家前,她在中大心理學系待了五年,從本科一直唸到碩士。她說很喜歡這學科,因為「除了在認識外在事物,同時在了解自己。」畢業後她以義工身分加入香港紅十字會,同時攻讀公共衞生哲學博士學位,及後成為紅十字會的全職臨床心理學家。

張依勵進入公眾視野始於她2014年7至8月勇闖伊波拉重災區利比利亞,為當地紅十字會前線醫護提供心理支援。

於西非利比利亞為當地的心理輔導員提供培訓

那年,伊波拉病毒肆虐西非,是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最久的伊波拉疫情。這死亡率高達九成、無藥可救的出血熱奪走了逾1.1萬條人命。張依勵抵達利國首都蒙羅維亞,馬上感受到瀰漫全城的無助與恐慌。「醫院因懼怕接收伊波拉患者而全面關閉,連臨盆產婦或車禍傷者也被拒之門外,最終失救致死;家中若有人染上伊波拉,親屬生怕受到牽連,會將患者逐出家門,或棄屍街頭,用白布覆蓋草草了事。」

張依勵的支援對象是利比利亞紅十字會的屍體處理隊,是伊波拉抗疫前線人員當中精神壓力最重的一群。「壓力來自三方面:一是害怕工作期間受感染,因為伊波拉病毒在患者死亡時數量最多;二是冒着生命危險工作的他們非但不受尊重,反而遭到家人朋友唾棄,下班回家連門都不讓進;三是當地人對伊波拉嚴重缺乏認識,謠言四起,竟認定噴灑消毒藥水的工作人員是在散播伊波拉,向他們扔石頭窮追猛打。」

甘肅雪災,攝於社區減災教育後

尼泊爾地震後於偏遠山區評估心理社交需要

屍體處理隊長期在死亡陰霾下工作,同時承受被誤解、孤立的痛楚,很容易引發抑鬱焦慮等精神疾病。張依勵輔助他們疏導內心困擾,重注希望、樂觀與尊嚴,好讓他們振作精神,繼續抗疫;並訓練他們察覺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緒徵兆,以便及時治療。

「管理情緒的第一步是覺知情緒的存在。我們往往連自己正在緊張也不知道,快將崩潰才意識到壓力超標。因此應學習聆聽身體發出的訊號,例如胃痛、頭痛、脾氣變差,這些壓力反應都在提醒我們需要接受心理急救。」

除了伊波拉一役,張依勵亦曾參與尼泊爾大地震、菲律賓海燕風災、本港南丫海難、馬頭圍道塌樓事件等災後支援工作。

張依勵:「災後急待重建的除了外在環境,還有內在的心靈環境。」

「災難過後,房子可以重建,但倘若災民的心理傷口未及時處理,他們哪有心情重建家庭?食物可以供應,但如果欠缺健康的精神狀態,談何進食的胃口?災後急待重建的除了外在環境,還有內在的心靈環境。」

心理急救除了在生死攸關的危難時刻派上用場,每個人在日常都應當學會照料自己的心理健康。張依勵分享了一則保持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小竅門:「不少人習慣把工作上的待辦事項仔仔細細列入備忘錄,但工作以外的自我關顧,例如運動、和朋友聊天、靜觀,則從來不會在備忘錄出現。不妨為這些有益身心的活動安排指定時間——這十五分鐘是用作禪修的,那三十分鐘是用作看書的,確保自己如期完成,就像對待明天要出席的會議一樣風雨不改。」

張依勵2015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張依勵同時是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協會主席,以及覺心‧心理健康促進協會創辦人,去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表彰她在本港社區推廣心理精神健康的孜孜不怠。

「世界衛生組織預計,抑鬱症將於2030年躍升為『全球疾病負擔』之首,超越心臟病、癌症、糖尿病等身體頑疾對社會構成的壓力。情緒問題和身體問題一樣,愈早發現警號,處理就愈容易,消耗的資源就愈少。我希望在香港普及心理教育,讓公眾學會關顧自己的精神健康,出現憂慮徵狀時懂得自救或求救;同時當發現身邊人出現情緒病傾向,懂得協助他們尋求治療,而非出於無知而袖手旁觀。」

文/資訊處 Christine N.
圖/Keith Hiro

本文出自中大主網頁(2016年7月)

標籤
張依勵 校友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心理學系 人道救濟 精神健康 香港臨床心理學家協會 覺心‧心理健康促進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