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榜上友名

窮人的建築師

校友王建明在第三世界構築希望

(photo by Cheung Wailok@Hiro Graphics)

王建明是位基層出身的建築師,兒時曾一家六口住在二百來呎的單位,爸爸是水電工人,王建明經常小學放學後要看守那賣電芯和光管的樓梯鋪,或是到工廠撿拾電線,削走膠皮,變賣內裏銅線,幫補家計。「那時其實頗不開心,生怕被同學發現、取笑。觀塘工廠區和我的小學僅僅相隔一條長樓梯。」

後來他從觀塘基法小學升上九龍塘英華書院,中三那年第一次參與社會服務,探訪鑽石山木屋區居民,自此猶如「幫上癮」,每年暑假密集式探訪貧苦小孩。「望着他們看見新奇事物的樣子,我仿佛看到當年在貧窮中掙扎的自己。」

到了中六選擇大學主修科目時,熱愛做義工的他原本首選社工系,但班主任認為他滿腦鬼主意,更適合讀建築,於是王建明聽從其意見,「在連唸建築是要學繪圖和設計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就報讀了。」

成績一向優異的他,在中大建築系首年的繪圖科目只取得D級評分,甚感挫敗,直至他遇上令他開竅的恩師陳惠基教授,即新亞書院「合一亭」設計者。陳教授推崇社區建築,並讓王建明醒悟到,助人不一定要當社工;透過建築去改善弱勢社群的生活,影響更大。「我如夢初醒,驚覺原來社會服務與建築是可以結合的!」

十五年後的今天,王建明是聖公會福利協會的項目發展總監,專責設計老人院、青少年中心、復康中心等社福設施。

王建明以聖公會福利協會項目發展總監身分設計的老人中心

他另一個身分是IDEA基金會創辦人,過去七年在柬埔寨、尼泊爾、印度等發展中國家蓋起了十五座幼稚園及街童學校校舍。

在第三世界建學校,最講究採光與通風,因為並非所有村莊都有電力供應,即使有,村民也負擔不起電費。王建明以建築學解釋:「要令課室光線充沛,做法是東邊開多些窗口,西邊開少些,讓太陽在早上升起時曬進來,同時避免下午西斜直照而無法上課。同時,東邊窗口開的位置比西邊高,就能促進風的對流。」

王建明說,建築師只要緊守建築結構及通風採光原質,其餘的設計粉飾可交由來自各行各業的義工,以及教室的用家──小朋友與老師共同參與。因此,散落柬埔寨各處的IDEA學校,每間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同的義工、小孩加老師組合必然產生不一樣的設計,即使同樣是音樂教室,這批人的喜好與另一批肯定有別。」

王建明創辦的IDEA基金會在柬埔寨各地建幼稚園

別以為幼兒教育對於貧困地區是可有可無的奢侈品。倘若小孩因幼稚園環境惡劣而討厭上學,到了小學時學業跟不上,失去學習興趣,就容易逃學甚至輟學,父母也樂意多出一雙務農的手,孩子就會失去靠知識改寫命運的機會。

「雖然沒有正式調查小用家的意見,但單憑新建學校的上學人數逐年增加,就證實了孩子有份設計的教室能增加歸屬感,明亮涼快的環境也讓他們愛上學習。」

去年,王建明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他說最想感謝的人是已過世的父親。「小時候跟爸爸到工廠幫忙,親睹工人的辛勞,令我今天成為一個懂得體恤工人的建築師。建築師獨力是蓋不起樓的,沒有建築工人幫助實現想法,再厲害的設計也只是圖紙一張。」

「建築可以是宏偉的摩天大廈,然而尋常百姓每天居住的公屋、村屋也是建築,數目比摩天大廈要多數以百萬倍。當然,世上即使沒了建築師,窮人的住所一樣存在,只是條件會惡劣得很。建築師的作用就是創新地善用資源,為每個人締造最基本而且最舒適的容身之處。我覺得這才是建築的本質,也是建築最強大的地方。」

王建明在十大傑青頒獎禮上與恩師陳惠基合照

文/資訊處 Christine N.

標籤
校友 建築師 建築學院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第三世界 陳惠基 合一亭 王建明 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