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學術探奇

栽培愛識之士

中大通才談通識教育

中大通識教育課程團隊梁美儀教授<em>(中)</em>、趙茱莉博士<em>(左)</em>及王永雄博士<em>(右)</em>

攻讀博士學位的應用數學生、熱心癌症治療方法的生物學生、盡情表達自我的藝術學生,三者有哪些共通之處?

在中大來說,這問題的答案是「很多」,因為在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所有學科的學生均需修讀通識教育基礎課程。課程為期兩學期共六學分,分為「與人文對話」和「與自然對話」,旨在給予莘莘學子共有的學習經驗,讓各科學生走在一起,並教會他們思考的藝術。

「自然」課程探索科學方法及人類對科學認識的演變。由柏拉圖的《理想國》開始,推展到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和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及至現代理論,例如鄧納姆的《數學那些事兒》。

「人文」課程側重哲學、信念和社會發展,先聚焦古聖先賢,例如荷馬的《奧德賽》、亞里斯多德、孔子、莊子的主張;繼而研讀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亞當・史密的《國富論》及馬克思的著作。學生亦會研究聖經和可蘭經。

通識教育基礎課程讀本

課程設計正本溯源,還原大學數世紀前成立的初衷:讓學生全心全意追求知識,建立對各學科的廣泛興趣。

時移世易,很多大學改變策略,着眼開發以職業為導向的科目,設計實用為尚的課程,為學生的未來工作鋪路。

中大通識課程則回到教育的根本,鼓勵學生廣泛思考,同時反躬內省。最重要的是課程創造出全校共享的氛圍。

大學通識教育主任梁美儀教授說:「我們引導學生思考人類恆久關心的問題:何謂美好人生?何謂美好社會?我們對自然有多了解? 人類的知識有何局限?」

在基礎課程署理主任趙茱莉博士及副主任王永雄博士的協助下,梁教授推動課程設計,參考了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聖達菲聖約翰學院及芝加哥大學的類似基礎課程。

計劃在2009年試行,次年開始推出,並於2012年全校實施。每年約有三千八百名學生修讀,採用二十五人或更小班的小組研討形式,閱讀相同的經典材料。

課堂給予學生共有的學習經驗,讓各科學生走在一起

課堂聚集了不同領域和興趣的學生,讓文化背景各異的學生從不同角度探討大問題。「問題是相同的,答案卻不一樣。」梁教授說。

有些學生表示可蘭經尤其深奧難明,但當被問及是否太難而應從教材剔除,學生則堅持在現今四分五裂的世界,認識可蘭經十分重要。

最初,這些教育家曾擔心學生反對這些必修課程;但學生對課程的反應出乎意外的好,儘管功課量不輕。

梁教授認為學生意識到閱讀和教育的重要。她舉例說:「就醫學而言,我們希望做到培養醫生,而非製造醫生。」電腦工程學生通常不願意參加口頭簡報,但透過課程可改善這方面技巧。

一位學生反映說:「課程引導我思考:我們是否將科學和技術的發展看得理所當然了?」另一位學生則本來害怕科學課題,但現在能將學到的基本原則應用於日常生活。

趙博士表示基礎課程有助塑造大學生的興趣。人文學科的學生最初並不理解為甚麼要求他們探索科學,但結果他們在所有課程的學習成果進步最顯著。

趙博士指課程讓學生反思自己喜惡,加深對自身的了解。她解釋道:「舉例說,如果工程學生只和相同主修的同學接觸,就只會以單一的態度和角度對待知識以及身邊的人和事。」

導修課讓文化背景各異的學生從不同角度探討問題

中大通識教育課程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頒發2016年教資會傑出教學獎,被評為「設計出色」。梁教授、趙博士及王博士的遠見與領導備受肯定。

美國通識及自由教育課程協會亦嘉許這個課程,頒發2015年通識教育優化模範課程獎。梁教授及趙博士遠赴威斯康辛州,在協會的年度大會上領獎。中大成為首間大學獲得此項新設的國際組別殊榮。

王博士留意到很多學生的家長,尤其曾在中大唸書那些,表示有興趣上通識課。他們經常問:「為甚麼我們讀大學時沒有這個課程?」

通識教育部希望將課程發展為「大型公開網上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簡稱MOOCs),讓更多人受惠,尤其是在國內。教師們還認為應加添實地考察,例如到孔子的出生地山東、希臘或美國航天局,更切實地探索課題。

資源當然是個問題。原本學生需要每周提交一篇反思,這樣不但增加了學生的功課壓力,對導師而言更是百上加斤。

「這做法既不現實亦不合理。教師如要負責外出考察或網上課程,工作量會更大。我們正研究如何節省人力資源,從而開拓新方向。」梁教授說。

倘中英文版本出現歧義,概以英文版本為準。

 

 

本文出自中大主網頁(2016年11月)

標籤
梁美儀 趙茱莉 王永雄 通識教育課程 大學通識教育部 通識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