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讀者:
《中大通訊》已停刊,本網暫停更新。請移玉步造訪本校最新通訊《走進中大》網頁:https://focus.cuhk.edu.hk,閱讀大學報道和消息

無私私語

深度危機

(Photo courtesy of Ferdi Rizkiyanto)

眾所周知,我們的地球病了。地球究竟有多病?病了多久?1992年,為數達一千七百名科學家聯署一份〈科學家向人類發出的警號〉,希望提高全世界的環保意識,減慢地球環境受破壞及資源消耗的速度。

二十五年後的今天,情況一點沒有改善,而且更變本加厲。最近,超過一萬五千名來自一百八十四個國家的科學家,再次向人類──即你和我──發出第二次警號。

人類面對的危機包括廢物對生態造成的災難。現代城市生活各種方便,很大程度建築在大量生產然後大量棄置塑膠製品,而塑膠的最終命運通常都是大海。在得獎記錄片《塑膠海洋》中,我們看到各色各樣的塑膠或微塑膠──膠袋,膠樽,膠微粒──進入海洋食物鏈。有科學家估計,到了2050年,海洋中塑膠要比魚蝦多,而海魚因吃的不是微生物而是塑膠,會變得有毒有害。

記錄片有一幕,研究人員從一隻剪嘴鷗肚裏掏出二百三十四塊膠碎片,色彩不一,形狀各異的碎片鋪放枱上,構成一幅詭異的馬賽克。

又有另一幕,深水潛行器的射燈照亮數百米以下的海床,那處生物罕見,卻可見一個一個膠樽。這些膠樽相信直至地老天荒都會靜靜地躺在那裏,見證着塑膠的頑固和人類的愚昧。

政府剛宣布將停止以自動販賣機出售小型樽裝水。中大早開風氣之先,數年前已開始向樽裝水說不。而且在這五年間,超額達標減少個人固體排廢量達百分之十五。

中大的永續行動最新一擊是「免廢行動」,校園二十五所餐廳承諾鼓勵顧客自備餐具,有些更進一步減少造廢,會在特定日子不提供塑膠飲管。

如再不行動的話,第三次警號將不用等上二十五年。

本文出自《中大通訊》第508期(2017年12月)

標籤
環保意識 塑膠污染 向樽裝水說不 免廢行動 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