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郵給朋友列印

緬甸服務之旅實踐書院使命

仰光
左起:鄧惠雄、周麗思、陳煒棋、鄧建達及鄧晉匡

於去年9月首度收生的伍宜孫書院,其使命為「彰顯創新志業,承擔社會責任」,期望培育學生具備勇於創新的精神、做事的熱情和前瞻的眼光,並關注社會上各種爭議和問題,扶助貧窮和弱勢社群。十多位書院學生最近完成一趟緬甸服務之旅,他們可告訴你,書院使命經過切實履行,已演化成具體的生命經歷,一點一滴塑造了他們的個性。

工程學院同學周麗思這樣形容:「這是一世難忘的體驗,有很多反思,也可一嘗幫助他人的喜悅,比起從網上和書本上所學的,來得深刻多了﹗」

伍宜孫書院今年1月4日至12日首次舉辦海外服務學習計劃,鼓勵學生走出地域界限,前往緬甸仰光九天,服務當地弱勢社群,親近學童,並造訪貧民區和大學。是次活動有達十分之一書院學生報名,反應令人鼓舞,然而名額有限,最終只可錄取十七人。

緬甸是東南亞第二大國,人民多以農耕為生,全國有六千多萬人口。當地於上世紀五十年代一度是東南亞最富裕的國家,但其後實行軍人專制統治,國家經濟每況愈下,政局混亂。這批學生在書院服務學習計劃主任、社會工作學系講師鄧惠雄先生帶領下,向這國土出發。

為何選擇緬甸?鄧惠雄表示,緬甸鄰近香港,一向給人落後封閉的印象,甚具神秘色彩,近年始逐步開放,是一個很值得去探索的地方,加上國家仍在發展中,人民生活並不富裕,有很多需要。他期望可藉服務培育學生的個人應變、解難、統籌和社交能力,並關心身邊的人和事,建立國際視野。

死亡可以很近

同學參加的原因各異,看到的、得着的、領會的也各有不同。理學院的鄧建達表示,自己對緬甸的認識,只是從媒體中得悉那兒受軍政府統治,社會、人民生活如何一概不知,因此希望了解多些。「其實最初並不感受到政局混亂對民生的影響,但某次活動時,竟有戰機忽然在上空掠過,始醒覺死亡對緬甸人民來說是那麼近。」

同是理學院的陳煒棋表示,平日接觸多是理學院同學,故擬擴闊視野,與不同主修的同學交流合作,從多角度看事物。她又分享觸動她的一幕:「我們參觀當地大學,該校設備簡陋,但學生卻很滿足和享受其中的學習生活,這使我反思我們大學提供了各種優秀設施,是否理所當然?我們要以甚麼心態看待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呢?」

反思自身文化

從英國中學畢業回港升讀法律課程的鄧晉匡則說,從與當地義工分享中,得悉緬甸被英國統治多年,深受西方文化影響,但當地人民仍然很希望保留自己種族文化,譬如穿着本身文化的服飾而非西服。鄧晉匡稱香港人覺得穿西服自然不過,沒想到有人會在這些細微處堅持自己的身分,而文化的影響正正是從這些小節中滲入,這促使他對自身文化有更多想法。

周麗思察覺到香港與緬甸的小朋友很不同,並深深受當地學童的純真打動:「緬甸的學童很熱情,只要你跟一個小朋友玩耍,其他人就會一擁而上嚷着要一起玩。」

是次探訪學校,主要與學童唱歌,帶領簡單的遊戲如二人三足、彩虹傘等,又教他們摺紙和製風車,她說學童已很滿足,相反香港人總不滿現狀,傾向愛抗爭,並將社會問題的責任推卸與政府,事實上很多議題都可藉大家多走一步,共同討論出解決方案。

臨危不亂現創意

伍宜孫書院的學生兩趟出訪學校,出席的學童均超出預計,其中一次是到聽障學校,最初預計只有二十學童出席,最後卻來了二百人,令學生大為驚訝,這可是嚴峻的考驗。物資、人手、活動均要立即重新調配,幸好大家早有默契及經驗,最後即場改變遊戲的玩法和人手分配,使活動順利進行。

他們在出發前雖學曉了一些簡單國際手語,但到應用時卻是另一回事,聽障學童的手語動作迅速,根本難以明白,最後他們唯有施展渾身解數,以各種身體語言協助溝通,完成整個活動。鄧惠雄補充,出現了跟最初預期不同的情形,同學需要即時應變,發揮創意,這是將來踏足社會後常遇見的境況,他很高興這次旅程,令他們在這方面甚有得着。

除遊戲外,同學也要當體力勞動,學校位於郊區村落,校舍旁有不少農地,他們要協助清理附近環境:搬石、髹漆和除草。在烈日當空下,大家不嫌辛苦,就是希望為學校盡一分力,也體會一下學校人員的辛勞。

陳煒棋說,這次學習之旅,留下給當地師生的,是開心的回憶,更有實際的幫助,當他們看到整理好的石頭、新亮的外牆和清理畢的農地,就會記起曾有一班年輕人從遠方來這裏服務過、牽着手與他們同行過。

更多分享

伍宜孫書院學生將於3月舉行展覽,分享他們緬甸服務之旅的見聞和難忘體驗。資料如下:

日期

11–12/3

25–26/3

時間

12:30 pm –16:30 pm

12:00 nn –16:30pm

地點

文化廣場

康本國際學術園近巴士站空地

 

快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