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郵給朋友列印

張俊森談經濟學與社會

張俊森教授

  • 偉倫經濟學講座教授
  • 經濟學系系主任
  • 計量經濟學會院士

你本唸工程,為何攻讀碩士學位時轉修經濟?

因為貧窮,使得我這批人在高考恢復後特別勤奮。我在大學讀工科時成績不錯,但發現自己對工程興趣並不特別大,反而對環境和社會現象的變化很敏感。於是先讀工商管理碩士,繼而因緣際會在著名經濟學家鄒至莊教授幫助下,轉到加拿大讀經濟。

為何鍾情犯罪、生育、婚姻、教育、性別偏見及養老等社會議題涉及的經濟問題?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加里‧貝克爾一本家庭經濟學的著作啟發了我,讓我意識到經濟學在解釋人類行為方面驚人的力量。很多人以為經濟學只教學生賺錢,那是個誤解。經濟學說的是為達到某個目標,怎樣在眾多約束之下優化選擇。日常大家不管懂不懂經濟學理論,都在無形運用經濟學,只是沒有意識到。

能否舉個簡單例子,說明怎樣以經濟學解釋人的行為?

就說選擇要不要孩子的問題吧。在發展中國家,養兒是為了防老,但在發達社會要保障退休生活有很多方法,那已經不是主因。經濟學把生育小孩視作擁有「耐用消費品」,假定及推算出在發達社會,孩子會增加父母的幸福指數。當然這不是說否認社會學、心理學等作用,也不否認孩子是愛情結晶,經濟學只是褪去感性的美麗修辭,分析行為的經濟實質,盡量以數學或圖像表達。

最近獲計量經濟學會推選為院士,請介紹一下背景。

計量經濟學會成立於1930年,是世界最富盛譽的經濟學學術組織。我是本年度亞洲區內唯一當選的學者。目前為止,中國還有三位學者曾獲此榮銜,分別在清華、北大和上海交大。我是第四個,而且是唯一「土生土長」的─我在加拿大工作了三年半就來了中大,那時還是講師,一教二十年。今天這份成就雖是個人努力的結果,但也和中大的學術環境密不可分。

這次當選對於你的教學或研究有甚麼意義?

鼓勵我調整目標。教授在資歷較淺時往往從個人角度出發,追求多產、多發表文章。院士是一種榮譽和認可,此後的追求就應提升學術及社會層次。我會集中更多精力於一些更基礎的研究。最近開展的一些項目也圍繞貧窮、社會不平等、留守兒童、社會流動等社會問題。

是甚麼驅動你在中大一教二十年?

對學術的熱情是最大動力。經濟學和商業息息相關,外界有很多誘惑向我們招手,也有其他大學的招攬,但我最後還是選擇留下來。我一直很喜歡中大的研究環境。這裏自然環境也優美,空氣清新,令人留戀。

這些年你不時出任政府的政策顧問,可否分享箇中經驗?

這方面我有點「愛恨交纏」。在政府服務過數個委員會,包括前策略發展委員會,也擔任過政府部門顧問。他們有時會採納我的建議,例如討論人口政策時放棄用「香港最優人口數量」這個概念。不過有時也難免氣餒,我曾提議仿效美國普遍做法,對社會項目效益進行科學評估,但他們至今仍未跟進。

快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