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郵給朋友列印

中大聲光紀實

傳訊及公共關係處視聽製作部同事,左起:杜淳基、謝卓研、羅保祥、張少芳、盧滿輝、何旭榮,坐者為譚顯揚
李卓敏博士
錢穆先生
高錕教授
楊振寧教授
余光中教授
盧瑋鑾教授
陳英凝教授
吳恩融教授
辛世文教授
鄧慧蘭教授
盧煜明教授
走出校園,關懷世界

中大五十‧人」系列由傳訊及公共關係處視聽製作部製作,以那些深遠影響這所大學的人的言行,呈現中大之所以為中大。傳訊及公共關係處處長徐綺薇談到製作影片的源起:「去年中大慶祝五十周年,我們希望以影片向校內外人士全方位展現中大人的獨特面貌與精神。」系列至今推出十二集。

每集不到十分鐘的影片,平均需時兩三個月製作。領導視聽製作部的監製譚顯揚先生形容,監製是每一集的靈魂,負責寫大綱,尋找檔案資料,豐富枝節,拍攝後再根據精選出來的談話片段重整劇本,做後期製作。

另一位監製杜淳基先生說,拍攝開始前的研究十分重要:「比如李卓敏校長那集,須要重讀中大創校歷史,研究李卓敏校長的個人特質,想想要訪問哪些人才可以呈現他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面。」

系列中的十一部,或可概分為三個小系列:創校先賢、大師和入世學者。第一個小系列包括錢穆先生,他創辦的新亞書院在1963年與崇基學院和聯合書院合併為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創校校長李卓敏博士,他的教育理想一直引領大學的發展;還有光纖之父、中大前校長兼諾貝爾獎得主高錕教授。觀眾從中可以看到許多老照片,且有錢先生和李校長的黑白影片和罕有的珍貴錄音。關於中大草創歲月的故事,有些人可能已耳熟能詳,但親眼看到或聽到曾就教於或與他們共事過的人述說,是全然撼動人心的經驗。

朋友、前同事和學生打開記憶的抽屜,翻出趣聞軼事,娓娓道來。有爭議處直言不諱,不予粉飾。例如,強調李校長堅決反對政府把中大學制改為三年的建議。高校長近年日漸龍鍾,攝影機也如實紀錄。他吹口哨憨態可掬的模樣,朋友和前同事和學生看在眼裏,大概百感交集。但更重要的是,他的病況令更多人關注到這種愈來愈普遍的疾病。

屬大師級的有著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教授、堪稱當世中國詩壇祭酒的余光中教授、盧瑋鑾教授(小思)。幾分鐘的短片,看到楊教授尚是青年科學家時代就與中大結下不解緣,到後來壽登耄耋仍然關心中大,令人看得既欣慰又感動。在余光中教授的一集中,詩人在所謂「沙田時期」寫出的作品節錄,與一些照片和影片配合得恰到好處。蒼霧、喬松和山巒,都為濃情詩意所籠罩,監製對其作品的熟悉和敏察,由此可見一斑。另一方面,不是大事業才成就英雄,小思就是一例。她的性格躍然屏幕之上,觀眾不由敬佩她對教學與對香港文學資料庫計劃的奉獻。

另一些中大學者令人矚目,不只因為學術成就傑出,還因為他們情操高尚,惠澤廣披。陳英凝教授、盧煜明教授、吳恩融教授、辛世文教授和鄧慧蘭教授,他們各自的成就和榮譽毋庸贅言。盧教授憶述與妻子觀看3D電影《哈利波特》時,看到從銀幕迎面向他飛來的字母H,恰似兩條連在中間的染色體,他頓時靈機一觸,或許可以藉父親和母親的基因圖譜,重組胎兒的基因圖譜。這就是移動影像的威力!談辛教授的一集,記錄了他與學生在院長宅邸開派對,觀眾由此得以一窺書院院長的生活。這些學者全都運用自己的專門知識,扶貧病助弱勢,是學以濟世的傳統中國士人典範。無怪乎陳教授、吳教授和鄧教授除了專業成就獲得嘉許,還都獲得人道獎項。

保存了這些影像和聲音,後世乃可得知中大過去的面貌,如何成為今天的模樣,將走向何處。這些卓爾不群的人物足印鮮明,但他們為後人留下的精神才是拍攝計劃重點所在。吳恩融教授說得好:「無止橋的將來是屬於年輕人的,而不是我的。日後這些年輕人忘記有這麽一個人,而只是記著有一個使命,就是無止橋成功的一天。」這個系列有一集不是關於個人,而是多個中大學生群體,他們自願到世界一些最偏遠和人跡罕至的地方服務。

徐綺薇處長說,這些影片播出後得到令他們感到很鼓舞的反響:「有校友看過覺得很感動,因為從人性的角度,對一些師長有更深入的了解,令他們更加以身為中大人而自豪。」

在李卓敏那一集結束時,旁述員承諾,李校長對中大的付出,對中國文化的堅持和對香港高等教育的熱誠,將會一代代傳承下去。這一系列的聲音和影像紀錄,是寄給後世中大人的信,讓這些在未來五十年或更久以後成為這所大學一分子的人,繼續這宏大事業。

快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