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郵給朋友列印

諾獎得主論經濟增長與結構轉型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教授(左)10月16日蒞臨中大主持傑出公開講座,題為「新中國標準:歐洲後工業化社會過渡的啟示」,吸引近三百五十人出席。

經濟增長源自技術改進,可分為兩種形式:一是於商品和服務的生產過程實行新技術和理念;二是重新分配勞動力和資本到高生產效率活動裏。無論採用哪種模式,經濟增長一般會帶來結構性轉變。講座上,皮薩里德斯教授探討結構轉型和對國家的最佳政策。

歐洲於二十世紀經歷社會轉型,其社會和經濟政策及對經濟發展的影響,與現今狀況有密切關係,特別是弱勢社群的福利、社會不平等的處理及經濟聯盟的管理,都可從歐洲的經驗得到啟發。現在許多這類問題困擾着中國,皮薩里德斯教授重點討論從這些政策中可汲取的教訓和應採取的行動,以避免重蹈歐洲國家所犯的錯誤。

錄像

上一個下一個

「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班主任帶來了一張宣傳單,介紹北京八中的『少兒班』(『超常教育實驗班』),叫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報考。我就去嘗試一下,經過三輪考試和一週試讀,沒想到就順利考上了。」

最年輕的中大學生

快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