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郵給朋友列印

博文教學獎得主:倪錫欽教授

倪錫欽教授
社會工作學系副系主任及研究生學部主任(Photo by ISO staff)
(Photo by ISO staff)
(Photo by ISO staff)

獲得2014年博文教學獎對你最大的意義是甚麼?

獲獎是個莫大鼓勵,中大有這麼多優秀老師,我居然能突圍而出,令我深感榮耀。同時很感謝我的恩師──前崇基學院院長、現任伍宜孫書院院長李沛良教授,在2000年他看見香港對服務學習的需要,挑選我到菲律賓接受培訓,把服務學習計劃引入香港,屬本地專上院校首創;獲獎也是肯定了李教授當年的高瞻遠矚。

為甚麼對青年工作和青年研究感興趣?

青年期是人生一個獨特階段,社會發生的轉變最容易在年輕人身上反映。此外,年輕人之間的差異性高,有人是未來的社會精英,也有人在升學就業路上困難重重,導致吸毒、失學、失業等後果。我希望透過分析差異性,研究背後的原因。

聽說你讀大學時,實習分配到廟街,對你影響特別深?

當年廟街對大學生而言是個神秘的地方,有很多小販擺賣各式前所未聞的商品,夜晚街頭的戲曲歌壇圍得水洩不通,食物五花百門,是個活力十足的多元社區。當然也有龍蛇混雜的一面,黑社會、性工作者和毒販時常出沒。我當時服務的是該區小販的子女。我看見小販之間互幫互助的社區精神,可是為了糊口,他們沒法好好照顧子女,不少孩子讀到初中就輟學,在公園流連,很快加入童黨。

有沒有特別難忘的個案?

有個男孩已輟學一年,很多同事都說他太壞,沒有改變動機,不能信他的話。但當時還是實習學生的我,初生牛犢不怕虎,過去和他聊天,竟得到他信任。後來確定他想重拾課業,我就陪他回校見主任。其實我和他年紀相差無幾,兩個小伙子面對訓導主任,讓我第一次見識到訓導主任可以有多凶惡。最終因為有社工陪同,加上男孩表示了誠意,學校重新接納了他。

現今的青年工作與你二十年前入行比較,有甚麼變化?

現在難度更高。全球化年代的升學就業比二十年前複雜,而年青人吸毒、犯事,背後原因往往是升學就業遇到困難。此外,互聯網也衍生出新問題,如網上欺凌、上網成癮、隱蔽。而新的契機是,現在除了面對面做青年工作,還可透過網上輔導,甚至在網上討論區找尋需要幫助的年青人。

你怎樣引導學生消除對受助「隱青」的成見?

我鼓勵學生以同理心設身處地,代入隱青的生活環境,站在他們的角度了解問題和困難。我會邀請從事青年工作的社工到課堂,分享經驗體會;又會帶已經走出隱蔽的年青人到課堂和學生對話;令他們明白,隱蔽不單是個人問題,而往往和身處的社會環境、教育制度和升學就業息息相關。

學生對你的教學評分一直很高,你覺得原因何在?

如今在大學課堂引起年青人興趣殊不容易。每次進入課室我都會提醒自己,不是為贏取學生高分評價,而是在課堂和他們分享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其次,社會工作要求學生將知識應用於社會,所以我採用互動教學法,堂上經常播放影片,多圍繞案例討論。還會邀請在職社工、受助人來與學生對話,這些安排有助學生將課堂所學與社會實況貫穿起來。

你會怎樣使用二十萬獎金?

同事得知我獲獎,都恭喜我進賬二十萬,其實不然,獎金是規定用在教學培訓工作上的。我計劃給中大的教師和行政人員組織一系列服務學習培訓,之後在明年7月舉辦國際研討會,讓教職員在會議上展示自己培訓後回到工作崗位,開展的優質案例和良好經驗,彼此交流。

錄像

上一個下一個

快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