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人物
2016年10月
<em>(資訊處職員攝 )</em>

胡嘉明——廢品與生活

1. 北京水冷村是你的第二本書《廢品生活》的研究對象,那是個怎樣的社群?

水冷村是位於北京六環外的一個「城鄉結合部」,内有許多規模不一的收廢品院子,是儲存和處理廢品的場所,也是廢品從業者的住所。研究在2007年開始時,該村的廢品從業家庭共25戶,分布於五個大院和數個小院。他們來自山區,在勞工架構裏,屬於農民工,但跟進工廠打工的不同,他們沒有勞工保險、食宿等福利,也沒有正式的居留身份和經營許可。

2. 為何會有這樣的社群出現?

中國過去二三十年的高速經濟發展形成城市擴張,城市人口膨脹。城鎮人以趕上西方發達國家的物質為尚,消費品不斷在市場推出,與丟棄成了相依的惡性循環。雖然各地政府不斷加建垃圾處理設施,但還是應付不了。因此,在正規垃圾處理體系之外,每個城市的邊緣出現了一些寄居群體,以垃圾為生產原材料,賴以爲生。這些人有不同的名稱—拾荒者、廢品收購者、撿破爛的、收買佬等。

<em>北京水冷村的收廢品院子</em>
<em>與垃圾為伍的農民工</em>

3. 你曾形容廢品收集人為「環保先鋒」,這話怎說?

廢品收集人在人們扔掉的垃圾還未淪落堆填區之前將之收集,在自己的家中存放,分類,初步清理,包紮整齊,然後運去回收產業的第二站。他們不斷幫助城市「排污」,維持一個社會的「正常規範」。更重要的是他們從一般人形容為廢物的東西篩選出仍有用的成分,轉賣給上一綫的收購站,這些材料最終落入回收再造工廠。他們在舒緩堆填區壓力、廢品循環再造等範疇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功用。

4. 你是位人類學家,研究廢品收集者的緣起與目的是甚麼?

城鄉結合部是我未曾接觸過的範圍。這個既不是城市,也不是城中的村子,更不是農村的空間,當中的廢品場引起了我的好奇。究竟城市的垃圾是怎樣堆積到這些院子來的?抽絲剝繭之下,我和拍檔張劼穎最終定調以廢品生活為題, 因爲我們的生活製造很多廢品,而有些人和我們製造出來的廢品一同生活。丟掉的東西不會就此消失,只是進入了另一個空間,與其他的生命產生不同的糾纏。我希望從廢品經濟和空間的角度,重新看中國城市化和環境的問題。

5. 考察期間最讓你動心怵目的是甚麽?

是那些垃圾場。我沒想像過一個本是給人居住的地方,極目所視,全都堆滿垃圾。我們通常在冬天探訪,零下十多度,沒有暖氣,冷得入骨。如果是夏天,尤其是雨後,整個地面都是一窪窪髒臭的綠水,加上黏溼的空氣,混雜着來自廚餘和各種不知名的工業廢料的嗆鼻酸餿味。受訪者邊跟我們搭話,邊撿起破爛,砰砰嘭嘭地分類清洗。孩子自在地玩耍,以垃圾為樂,也鍛鍊出一種直覺,不會撿鋒利的物品來玩。整個場景有點荒誕詭異,就是面前這群默默在社會底層與垃圾爲伍的人,為我們的消費以及對環境的破壞埋單。

6. 為甚麽中國的廢品收集可以達到如此龐大的規模?

廢品的駭人現象並非中國獨有,但由於人口基數龐大,中國的任何現象都會極度聳人聽聞。如果中國持續效法發展國家的消費風尚,廢品數量只會有增無減。另一方面,中國廢品回收工業要應付很多歐美垃圾。已發展國家不想跟垃圾打交道,就用一艘船把垃圾載走,一路跨過大西洋送到中國。然而,大規模的回收行業,特別是拆船業,紙張再造等,都帶來嚴重污染。

<em>廢品收集人將垃圾存放在家中,分類、初步清理後包紮整齊</em>
<em>(資訊處職員攝 )</em>

7. 那麽廢品回收並不能解決問題?

廢品回收理念正確可取,但是實行成本高昂。所以歸根結底,源頭減廢才是正本清源。在這個消費爆炸的年代,不斷有人告訴我們應該用些甚麼才有益,才體面光榮,例如護髮素、柔順劑、空氣清新劑、不斷更新型號的手機,都說得不可或缺似的,但是否真正必需,有賴我們明智的判斷。

8. 對校園的永續發展有甚麽期望或建議?

大學是訓練綠色公民的基地,中大有美好的校園,也有建設永續校園的理想,但還可以走前一步。例如文件可以全盤電子化嗎?可以制訂明確的碳排放和用水量等指標嗎?最近我到過加州大學,由於當地久旱,所以校園構思和落實了不少節約用水的措施,好像廁所改用真空處理,用酒精而少用水洗手。為了整個地球,大家都應在資源耗盡之前未雨綢繆。

 

胡嘉明為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助理教授。

 

 

《續綠中大》電子通訊由香港中文大學資訊處校園規劃及可持續發展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