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人物
2017年7月
 
 

1.  從2009年掌管校園規劃與發展至今,遇到些甚麼挑戰?

 

<em>馮通教授</em>(右)<em>、梁怡教授</em>(左)<em>與梁廣錫教授</em>(中)<em>早在1993年已開展合作,建立能準確監察和分析香港環境改變的智能地理訊息系統</em>

 

最初幾年校園規劃的首要任務是配合大學恢復四年制本科教育,蓋起兩座綜合教學大樓、圖書館新翼、五所新書院在內的十二幢建築。當時可謂是日以繼夜趕工,生怕2012年開學時配套不足。幸得校園發展處物業管理處以及後期成立的校園規劃及可持續發展處通力合作,建設工程才如期完成。

過渡到四年學制後,大學的發展步伐更為急速,研究活動方興日盛,研究所接連成立。然而隨着政府對大學硬件發展的資助減少,現階段研究配套工程只剩下在北校園興建中的研究生宿舍。計劃在「三十九區」蓋的第二座研究大樓恐怕還遙遙無期。未來幾年校園的使用空間會相對緊絀,如何地盡其利,實需要群策群力,仔細籌劃。

 

2.  最難忘的工作有哪些?

很多,但最有趣的當數建造圖書館新翼時對棲息於圖書館外牆的小白腰雨燕的保育。當時我出任建設委員會主席,很感激鳥類專家暨校友詹肇泰博士鼎力相助,調查燕子的作息規律,想出以人工鳥巢安置受影響的燕子。新翼大樓的外牆玻璃設計同樣絞盡腦汁。為了研究加上怎樣的花紋才能防止燕子撞上玻璃,我們和專家多次磋商,還特意上深圳視察玻璃製造廠,經過大量實驗後最終敲定採用圓點圖案。至今保育效果尚算理想。

 

3.  有哪些校園發展方面的成就令你最感自豪?

過去八年大學一直謹守可持續發展原則設計樓房、管理物業,推動一系列省電減廢措施,成績有目共睹,得到政府與業界的認同,包括2009年和2013年獲頒「香港環境卓越大獎」金獎的最高殊榮;以及今年在環保署和電機工程處首次舉辦的全港節能大賽拿下「慳神總冠軍」等三個大獎。另外,大學至今有十四個建築項目獲建築環境評估法(BEAM)或綠建環評(BEAM Plus)認證,包括七個最高鉑金級別、五個金以及兩個銅級別。這都是中大人同心協力推動可持續校園的成果。

 

<em>馮教授手持2009年「香港環境卓越大獎」金獎,與當時的物業管理處處長譚必成先生</em>(左)<em>與朱利民教授</em>(右)<em>合照</em>

 

4.  是甚麼驅動你在中大教地理一教二十九年?

我本科、碩士、博士唸的都是地理,專研遙感應用,即是用人造衛星數據分析地面變化。從加拿大滑鐵盧大學一畢業我便加入中大。當時地球信息科學開始興起,紙本地圖逐漸進化成數碼地圖;數碼地圖能擴張成數據庫,幫助人管理空間。我把這技術引入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並逐步開設相關本科、專業文憑和理學碩士課程。

我的研究興趣包括土地利用的改變、城市擴張,以及紅樹林的變遷。在技術層面,這些研究牽涉以先進的數據挖掘法和模式識別技術收集空間信息——早期靠航空照片,現今靠高質素的衛星資料。衛星愈先進,收集所得衛星圖像的應用也愈廣。就這樣邊教書邊研究,一眨眼,三十年就過去了。

 

 

5.  談談你用無人機繪製校園植被圖的計劃吧。

地資系一直採用衛星圖像繪畫植被覆蓋圖,近年我們嘗試用無人機拍攝校園植物狀況。這可不是普通的航拍機。一般航拍機只能拍攝藍綠紅三個波段的可見光,而我們使用的高光譜無人機能同時拍攝二百個波段,由藍綠紅一直到肉眼看不見的近紅外。近紅外波段能幫助我們辨識和監測植物健康,因為當植物缺水或受害蟲侵襲時,近紅外反射會下降。高光譜無人機有望提高植物數據採集的準確度。

 

6.  退下協理副校長職務後有何大計?

除了繼續在地資系的研究外,我還將和未來城市研究所合作開展智慧城市的研究。過往幾年負責校園發展和物業管理,在樓宇信息管理方面累積了一些經驗。我有興趣向智慧城市方向發展,探討如何以資訊及通訊技術優化樓房用電、廢物管理和資源共享。

 

7.  中大人應怎樣為校園可持續發展出一分力?

這三十年的地理學習讓我明白到大自然是個龐大而複雜的體系;人渺小得很,破壞力卻一點不輕。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課題。環保不是某些教授或部門的工作,而是人人有責。我希望中大的學生和同事都能明白到問題的迫切性,齊齊支持校園各項環保工作。大家必須改變生活方式,養成多步行、節省用電、減少用紙的習慣。這些事看似瑣碎,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對下一代有所交代。

 

<em>中大與南京大學和國立中央大學締結兩岸三地綠色大學聯盟。攝於2013年</em>

 

 

回最上

 

 

《續綠中大》電子通訊由香港中文大學資訊處校園規劃及可持續發展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