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readers,
With the launch of e-newsletter CUHK in Focus, CUHKUPDates has retired and this site will no longer be updated. To stay abreast of the University’s latest news, please go to https://focus.cuhk.edu.hk. Thank you.

ARTiculation

Love Speaks Volumes

最近你有這樣的經歷嗎?足不出戶,愁對窗外風雨之際,電話震動,傳來親友擔心你沒買到口罩,想分一些給你的短訊,工具文字簡短直接,卻感人至深。這時代的文風也許不符傳統審美,但從來文字所以可貴,是因為背後有人的情感和故事,也正因如此,短的長的質樸的工巧的發短訊的下筆寫的,只要能和讀者的情感連結上,就有觸動人心的可能。

這於古人來說亦然。古人當然也會給親友寫字傳情,不過他們的媒介是現已日漸式微的書信(古稱「尺牘」),且能流傳至今的,大都是文辭優美且書法精妙的藝術作品。以現代目光觀之,寫封信又是「頓首」,又要「拜復」,字還要寫成書法藝術的級別,未免隆重得讓人生畏。不諳古文的,恐怕也不知從何連結、感動起,只覺距離感森然撲面而來。但其實文言文、尺牘格式和書法對古代文人來說,就像我們用電腦打字製作各式文件一樣,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假使我們越過文風審美的差異,嘗試瞭解寫信和收信的兩個(曾經)活生生的人,便會發現那些情感距離我們其實不遠。

文物館這件行書尺牘為例,寫信的是六十八歲的文彭,收信的是三十歲的王穉登,他們之間的情誼就相當可愛。文彭是吳門書畫領袖文徵明長子,書畫皆精,不過和爸爸一樣,考試運不太好。王穉登則是個少有才名的江南才子,曾在玉遮山讀書,號玉遮山人,拜在文徵明門下之餘,和文彭有姻親關係,所以信中文彭稱他「玉遮親家」。雖然文彭年紀大上許多,但他把這位年輕人引為知交,字裏行間情感真摯。信一開始說王回鄉奔父喪與他已一年未見,不知喪事處理得如何,亦表達了思念之情,希望他能早日回京,並提到對王有提攜之恩的袁煒失勢去位之事,予以安慰。然後話鋒一轉,文彭先是託王向秦餘峰、吳幼元問好,再説起餘峰家好像有本元初周密的《雲煙過眼錄》,請王幫忙抄錄一本,還說是因為只有「五十餘板」,不然他就會請他帶到京中自己請人抄了。末了提到最近買到一方可能是米芾舊物的硯山,誇讚了一大堆,說王回京之後要請他一起看,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文彭傳承家法,書風清逸典雅,秀美瀟灑,就算讀不懂行書,這封信看着也賞心悅目,但知道背後的真情實意之後,大家會否更羡慕王穉登有這樣一位長輩呢?

Heidi Wong

Tags
書信 書法 文彭 王穉 文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