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letter No. 499

07 # 4 9 9 | 0 4 . 0 6 . 2 0 1 7 如 琢 如 磨 / D raft C raft 懶翻譯,爛翻譯 中 大 品 牌 誌 / A natomy of a B rand 有「營」蘋果 The Inviting Fruit 「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這句諺語大家耳熟能詳,據說源出於一句威爾斯彭布羅克 郡的諺語,意思是「睡前一蘋果,醫生賺不到麵包錢」,而1866年2月出版的 Notes and Queries ,是最早記載這句話的文獻。 經過一百五十年,這諺語早已傳遍世界各地。人們也深信吃蘋果雖不至於不用看病,起碼 對身體有益,而不少醫學研究也證實此說。蘋果廣被認為是健康食物代表,無怪乎香港 中文大學營養研究中心在設計標誌時即聯想到它。 營養研究中心成立於1997年,藉各項本地研究提高醫護人員和市民注重營養的意識, 並把研究結果轉化至日常生活所用,如管理體重、提供營養建議預防慢性疾病。中心在 2013年編寫了全港首個體重管理電子應用程式「健營日誌」,供市民免費下載使用。 營養研究中心的標誌是職員的集體創作,定下以蘋果為概念後,再想到以中心的英文名 稱縮寫「C、N、S」湊成蘋果外型,並添上一片葉子。「C」用了紅色,也就是蘋果的顏色, 「N」及「S」則分別為綠色及橙色,色彩繽紛鮮明,令人聯想起食物的顏色營養學;生動 活潑的筆觸,也充滿健康朝氣。中心的中英全名則圍繞蘋果列出,整個標誌就如一枚營養 印章。誠如中心經理 史曼媚 教授說:「標誌簡明,清楚傳達了我們工作的信息:吃對的食 物,把營養吃進口裏。」 The first appearance of the proverbial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in a slightly different form, was in the February 1866 issue of Notes and Queries in Pembrokeshire, Wales. The original is: ‘Eat an apple on going to bed, and you’ll keep the doctor from earning his bread.’ Over the last 150 years, the saying has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People regard the fruit as synonymous with good health, which is true to a certain extent according to medical research. That is also why the Centre for Nutritional Studies (CNS) at CUHK chose it as the design concept of its logo. The centre was established in 1997 to promote nutrition research locally and enhance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nutrition among healthcare workers and the public. Research findings are applied to daily life including weight management and nutritional advice to prevent chronic diseases. For example, the centre developed the territory’s first weight management mobile App—‘My Wellness Tracker HK’—in 2013 for free download. The logo was the collective effort of the staff of CNS. With the apple as the central concept, the team then came up with the idea using the centre’s abbreviation—CNS— and a leaf to outline the shape of an apple. The ‘C’ is in red, i.e., the colour of apple. The ‘N’ and ‘S’ are in eye-catching green and orange, respectively. The logo not only looks energized but also subtly suggests eating coloured food for better health.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names of the centre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apple’ making it look like a seal of approval. ‘The logo is simple and clearly conveys the message we wish to spread, i.e., eating right, eating healthy,’ said Prof. Sea Man-mei Mandy , centre manager of CNS. 這年頭,沒有一點英文根基,差點就不懂中文。這話看似犯駁,但用來形容二十一世紀初香 港的語言環境,真是沒有比這更好的了。明白這意思嗎?沒有比這更好的,就是「 Can’t be better 」。 香港素以華洋雜處的「亞洲國際都會」自居,凡事若非兩文三語,也必得中英雙語。不少人 說自己是用英語思考的,大家日常也很習慣雜用一些英語短句,例如人家問你覺得這次聚 會的安排怎樣,一句「 Can’t be better 」是多麼言簡意賅,大方得體。要是用中文,真不知 怎麼表達才好。 漸漸,我們都相信中文這語言真是不夠嚴密,不足以精確表達思想。我們忘記了本就有 「無與倫比」這個現成的說法,如果嫌它太文雅(這在今時今日可是死罪),也還有「最好 不過」。 5月15日,教資會宣布,以試驗形式推出一項一億五千萬元的競逐研究資助計劃。該會的新 聞稿題目是「 教資會推出研究影響基金 」。不少報章翌日都以顯著篇幅報道。《蘋果日報》 亦步亦趨,標題「 教資會撥1.5億元設研究影響基金 」。這兒出現了歧義。究竟推出或設立的 是甚麼?如果是研究,那是基金受到研究影響了嗎? 當然,如果英文夠好,又略識沿襲英國的高等院校撥款機制,這條題目是不難解讀的。 惦量一下:研究是 r e s e a r c h ,影響是 i mp a c t ,基金是 f u n d ,教資會的英文稿正是 「 UGC launches Research Impact Fund 」,一望而知是推出了以此為名的基金。 所謂 research impact ,據英國研究委員會總會( Research Councils UK )界定,是優秀 的研究對學術或者社經層面的貢獻。在該總會 2013 年的「研究卓越架構」( 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 的港台翻譯)裏,「影響」佔評鑑的百分之二十,準則是廣及和重要 的程度。香港近年也愈加強調研究的社會影響,政府便要求教資會於一年內完成檢討研 究經費的分配方法,加入研究影響、知識及科技轉移成效等評審準則。 然而,一般市民不會有此認知。他們只能靠拼湊標題裏「研究影響基金」六字,弄出個所以 然。部分報章嘗試在擬題時下點工夫,略加解釋,例如《明報》的「 教資會1.5億助有社會影 響研究 」;《東方日報》的「 教資會1.5億元設『研究影響基金』 」,加上引號突出基金名稱; 《文匯報》的「 教資會1.5億資助大學研究升呢 」,棄規範漢語而用上了稍嫌過氣的港式潮 語,不論風格,總也算是盡了點責任。 儘管各盡人事,「研究影響基金」已成定譯。歧義很多時候是懶翻譯的產品,對着一個英 文名詞,就如打開百子櫃按方執藥,省便快捷。英文有 ABC ,中文即有甲乙丙,可不工整? 殊不知英文的詞性一目了然,而中文詞語很多時既可名也可動,嫌「提升研究影響力基金」 累贅,不夠英文原文簡潔,硬是要逐字對譯,就容易出現歧義。 委員會名稱也是翻譯的死結,切忌硬譯。「 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 」是「 Committee on Reduction of Salt and Sugar in Food 」,比起「 降低鹽和糖在食物中委員會 」,當然不算 硬譯,但還未合格。第一,沒有顧及聯想,一般人看見「食物中」三字,當會聯想「毒」為第 四字,在搜尋器輸入前三字,第一個跳出來的詞組也定是「食物中毒」。讀者需看到或讀 到「鹽和糖」才稍有所悟,但「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其實語焉不詳,需加一「的」字意思才 清楚。第二,「降低/食物中/鹽和糖/委員會」,唸起來節奏彆扭,結構上仍可能出現歧 義—「鹽和糖」究竟應依附「食物中」還是修飾「委員會」。如果定名為「促降食物鹽糖含 量委員會」,委員會的職責便望文知義,節奏也自然。 翻譯並不是找配對,爛翻譯通常就是懶翻譯。 A B C 甲乙丙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