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浩翔當年報讀中大,是衝着新亞書院的天文台而來的。他自小醉心天文,九歲便自製第一支天文望遠鏡。當他得知人文館天台上有座樓高兩層、上噸重的圓頂天文台時,就毫不猶豫報了中大,主修電子工程。剛入學不久更獨力承擔天文台的颱風後重建。
三十歲那年,他瀟灑的放棄了摩托羅拉養尊處優的美差,全職發展自己的興趣,經營「星河科研社」。初期主要營辦中小學天文教育活動,也替學校和不同機構興建天文台。2009年獲邀在西藏的阿里地區興建天文台。
在五千多米海拔之上建造天文台,缺氧、缺電、缺水、缺食物,歷盡險阻。但經此一役,星河科研社聲名鵲起,開始承接國家級天文台項目,包括為馬來西亞浮羅交怡國家天文台、印尼國立航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等科研重地建造望遠鏡。
創業二十年讓他感悟最深的是:得與失實屬一體。「倘若我凡事以金錢衡量,斤斤計較,那麼西藏的項目和許多學校活動我根本不會接。某件事表面看來是『失』,但會引致另一件『得』的事。整個人生就是由得得失失組成,無需太執着,只管做好當下自己認為對的事就行了。」
Christine N.
掃描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