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郵給朋友列印

蘇芳淑教授談文物館發展

文物館館長
蘇芳淑教授

是甚麼原因讓你放棄在美國的美術館高級館長職位,來到中大任教?

美術館館長和教師的工作表面來看非常不同,但目標都是為了教育。美術館的對象是普羅大眾,通過展覽,引起他們的興趣,提升其欣賞藝術的能力。教學則是較專注於教導學生,培育新一代的藝術人才。兩者同樣重要,我在美術館工作了頗長時間,碰上這裏的藝術系有教席空缺,我想轉個方向來從事藝術教育也不錯,就是這樣執起教鞭。

為何偏愛研究青銅器和玉器史?

是機緣巧合吧。內地於七十年代末改革開放,不少有關考古的新發現得以向外公開,那時我適值進入哈佛大學研究院進修藝術史,指導老師正是專研中國古代文物的,順理成章我便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再者,說故事不是該從頭說起嗎?玉器在新石器時代已出現,距今五千多年,青銅器則是三四千年間,正是了解中國古代文化藝術的起源、特點和早期成就的好媒介。

中大藝術系的優勢是甚麼?有哪地方需要加強?

優勢是中大設有文物館,能讓藝術系學生親睹館藏和各類展覽,就近仔細琢磨每件藝術品的特點,效果比看照片好多了。我經常帶本科生和研究生到文物館上課,他們的反應很熱烈,這種切實看着藝術品來學習的機會非常難得。藝術系的師資也非常雄厚,從中國古代玉器和青銅器、書畫、宗教雕塑、陶瓷、篆刻等,以至當代中國藝術史的專才都有。香港近年冒起的新進藝術工作者,不少是中大畢業生,有的作品用的是傳統中國手法,但表達的題材卻是近現代香港的。藝術創作需要大的空間,但現時學系地方不足,局限了錄取學生人數。

香港藝術學生與外國有何不同?

香港學生的創作意欲十分強,那份熱情不遜於外國學生,但對鑽研學術卻不太積極,不愛深究藝術創作的背景和文化。外國學生則對不同文化深感興趣,樂於一一認識,深入研究和分析。

可有為文物館定下發展路向?

文物館的使命是作為大學的教育工具之一,對象不限於藝術系學生,而是全校師生和職員,以至市民,通過展覽、講座、出版書籍等,感染大家,提升欣賞中國藝術文化的能力,珍視中國藝術今天之成就。我們最近聘任了兩位副館長,並重新整合了展覽及研究、藏品管理、文物保護、場地設施、教育推廣等各項工作,未來會繼續致力推廣中華文化藝術,並加強與藝術系的教研合作。

能告訴我們一些欣賞文物、藝術品的入門要訣嗎?

我想在看展品前,不妨先花少許時間看看解說,這樣能有助你了解它的創作因由、社會背景和作者心境,自然更能領略它的特點和藝術成就,也有更多得着。

請談談你在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的工作。

參與西九工作的原因,是希望把多年的美術館管理和藝術教育的經驗提供予當局參考,並在不同的階段提示決策者不可忽略西九作為教育、推廣和培訓的功能。我期望西九日後落成啟用,是像華盛頓、巴黎的藝術區般,有公園、藝術、文娛表演場地、展覽區域,成為一家大小都愛流連的地方。

快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