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行政人員的左腦和右腦是否都要相當發達?
哈哈,我可是看不到自己的兩邊腦袋是否同樣發達。話說回來,藝術行政人員對藝術有熱情是先決條件,這樣才有足夠的推動力,否則只是停留在行政的層次。至於充當橋樑把藝術家抽象的創作帶到受眾可以理解的層面,則需要理性的部署。
你怎樣和藝術沾上邊?
我是個很靜的孩子,沒有學樂器,但很喜歡聽音樂。那時荃灣大會堂剛落成,政府開始資助樂團,我常從學校取免費票,獨個兒去聽管弦樂團和中樂團的演奏。一進音樂廳坐下,彷彿到了另一個世界,渾忘一切,那種感覺很美妙。我在中學學現代舞,有了表演經驗,跟着認識了演藝學院的畢業生,開始做話劇,漸漸發覺自己較有興趣在幕後工作。自覺審美能力不錯,空間感強,我跑到英國唸舞台設計,回來後參與了幾個製作,不久便給藝術中心看上幫手策劃節目。
初入行時可有碰過甚麼釘子?
當然有,否則怎能走到今天?譬如說搞了較偏鋒的活動,入座率慘澹。不過我不贊同單用入座率來定成敗。作品隨俗一點,入座率或會高些,但當中的訊息是否你想要傳達的?無人青睞的東西,未必是沒有價值的東西,藝術需要時間沉澱,無論創作及感悟藝術,可能須經過一段時間才會被明白,但演出本身已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如果一開始已定性為失敗,斷絕了聚積聲音的機會,扼殺了它的發展成長,那是很可惜的。
精心策劃的表演遭受冷淡對待時,怎辦?
給觀眾的教育和準備十分重要。小朋友許多時會在演奏廳裏坐不安席,如果事前安排導賞,介紹作曲家故事、歷史背景、樂器特色等,或參觀排練,讓他們理解到創作到表演的整個過程,與之產生聯繫,不覺得是受命而為,便會慢慢改變行為,靜下來欣賞,而且感受會更加豐富立體。
那是在知性層面,心態上呢?
以包容去接觸藝術,開誠討論,那自然找到當中的價值。例如展能藝術,演出的內容或形式上可能粗糙,但意義在於能給身體有缺陷的人嘗試磨練、重新得力的機會。有些團體初期確是生硬,但現在技巧純熟,在藝術創造過程中認識自己、肯定自己、到發揮自己這得着是更重要的。同學通過參與藝術活動,同樣有機會經歷這自我發掘的過程。
藝術家都是脫離現實又脾氣大的,是嗎?
藝術家多是完美主義者,專注於追求最理想的,卻未必了解怎樣運作,或者認定只有一種方法才行得通。我喜歡藝術,所以能理解他們的執着。當理想與現實衝突時,藝術行政人員得設法解決問題。遇到資源有限,要調節藝術家的心態,同時思考怎樣比較輕省地達到同樣目的。尤其是演出在即,一大堆問題等着解決,必須有策略地一一對付,哪些要堅持,哪些可妥協,都要當機立斷。
何時選定了從事藝術行政的路向?
八十年代實驗劇場興起,到了九十年代正是上坡發展的階段。我曾參與劇場,充分了解藝術家和團體得不到足夠的支持,劇本、道具、演出、訪問、宣傳、場刊,甚麼都是自己扛。我那時在藝術中心工作,自然便思索怎樣可在行政崗位上幫一把。
實際運作是怎樣的?
我想到推動優秀的本土藝術家走出香港,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把外面的藝術家帶來和同行交流。我物色了跳現代舞的楊春江、梅卓燕,前進進劇場的陳炳釗等,安排他們到歐洲演出,得到很高評價。做下來,以前覺得有窒礙的地方,竟給我梳理了,慢慢有信心可以多走幾步。我又成立了「小亞細亞」,那是一個把香港、台灣、日本、澳洲、韓國等的藝術中心接連起來的網絡,每年帶着一群劇場和舞蹈藝術家到不同城市巡迴演出、教學、主辦工作坊,在終站城市協作演出,提供充分機會給來自各地的藝術家交流切磋。
甚麼原因驅使你進大學工作?
多年創作、推動甚至資助藝術創作的經驗告訴我,香港整體的藝術教育還是不足。大學生正好處於建立價值觀念和人生模式的階段,我不希望見他們只着眼在商業經濟上,而欠缺了人文關懷和文化修養。透過接觸、欣賞和創造藝術,久而久之會建立人生觀,懂得珍惜美善,知道何者當為,何者不當為。我很想填補這個空缺,在大學撒下一些種子,豐富學生的一生。
較為滿意的是哪項工作?
學生文化大使計劃。我加入中大時它在試行階段,有二百人,今年增至八百人了。計劃除了資助學生觀賞表演和展覽,提供導賞,更鼓勵他們討論,就同一個作品,發掘不同面向,探索藝術、自身與社會的互為關係。我們希望大使也發揮推廣文化的影響力,譬如找朋友作伴看表演,與別人分享感受。
這些工作對學生有甚麼影響?
有學生初來參加文化大使的時候,沒有什麼信心,也不慣於表達自己。三年下來,已經會興致勃勃主動跟我們分享觀後感。有學生藉活動發掘到對舊物的興趣,畢業後進了拍賣行工作。兩年前我們曾帶中大劇團到北京參加大專生匯演,與各地的學生觀摩,討論對藝術、社會和人生的看法,學生眼界豁然開廣,增長很快。
工作的困難在哪裡?
學生是不斷流動的,在他們在校的三四年裏我們盡量播種,是否就能開花結果,我不敢說,也不會執着。每個人心中都有藝術,端視怎樣引發出來。有些可能得經過幾個寒暑才可萌芽,有些可能只需一點兒催化劑便可激發。慶幸的是中大有好環境有空間,利於塑造滋養學生心靈的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