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郵給朋友列印

劉雅章分析氣候變化

劉雅章教授
環境、能源及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

甚麼促使你回歸中大服務?

我在香港出生、成長和接受教育,中大畢業後到美國升學,在彼邦生活了三十九年。但我的根在這裏,對這片土地很有感情,一直希望可服務香港,碰巧中大這個空缺正與我專長和興趣相符,於是決定返港。

中大校園有何改變?

書院和學系多了,學生多了,學生組合更國際化。以前校園山頭光禿,現在花木茂盛,建築物矗立其中如星羅棋布。過往天然的海岸線亦因填海而改變了。

環境、能源及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未來有何重點計劃?

第一,統籌:希望研究所可作為一個平台,聯繫不同部門和學系,攜手進行與環境相關的研究,應付這與個人息息相關的跨學科議題;第二,研究:會繼續有關氣象學的地域性研究,如東亞氣象系統;第三,教育:藉着地球系統科學等課程,引發學生對環境學的興趣;第四,知識轉移:研究所的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地球保源行動,將透過成立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推行碳審計計劃、舉辦論壇和展覽等,將知識向外推展。

科普工作的重要性在哪?你不時撰寫科普文章,下筆有甚麼訣竅?

在科學學報發表論文,接觸層面有限。科學家獲社會支持,因此有責任將知識傳遞予普羅大眾,發表科普文章是有效方法。撰寫這類文章較寫專業論文更花時間,我會以淺白的文字闡述艱澀概念,用生活化例子作比喻,輔以圖像來解說,再請不熟悉這門學科的朋友給予意見,經過多番修改始完成,但緊記準確是必須堅持的。發表了數篇後,反應不俗,除了在《二十一世紀雙月刊》刊登,中國和台灣也有刊物轉載,好些資料亦上載至香港天文台網站。

研究氣候變化多年,有哪些難忘經歷?

2007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與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同獲諾貝爾和平獎。雖然自己只是委員會內幾千人之一,但也感與有榮焉,覺得環境變化的研究工作獲肯定。此外,香港氣象學會在1989年7月舉行首次海峽兩岸氣象會議,當時內地政局混亂,負責人四出奔走,最終會議得以順利舉行,成為行內一時佳話,亦反映氣候這議題是不受地域和政治所限的。

在個人經歷中,哪些事件令你感覺氣候的危機?

即使不是專家,也可從日常生活中察覺到氣候的改變。居於美國時,後園的樹木每年落葉,以往10月中至月底便要清理,現在往往會延至12月初,這些微小變化,正反映夏天愈來愈長。

人類面對最嚴峻的環境氣候問題是甚麼?

估計到二十一世紀末,全球平均氣溫會較現時上升攝氏二至四度,熱浪出現更頻繁,持續日子更長,呼吸系統有毛病的長者生命更受威脅;北冰洋將於2050年溶解,北極熊沒了棲身之所,面臨絕種危機;人類不斷燃燒含碳物料,致令空氣二氧化碳量增加,海水吸收後形成碳酸,酸性提高,嚴重影響海洋生物生態環境。這些問題我們或許不會親睹,但下一代卻要面對。

有人說氣候危機是危言聳聽,你怎樣回應?

我們都會購買保險來管理風險,這也適用於氣候變化。你未必會在下個月就給汽車撞倒,可是你仍會購買汽車保險。如果多年的科學研究數據顯示有些現象發生的機率是百分之九十或九十五,我們不是也應做點甚麼嗎?

我們可有對策?

可以節源,減少燒煤及碳,轉用可再生能源;另也要鼓勵市民節省用電,改用省電燈泡等,這可在教育方面着手。

快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