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郵給朋友列印

頸動脈支架成型術減中風風險

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與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的最新研究發現,鼻咽癌及喉癌人士在接受頭頸部位的放射治療後,會出現較嚴重的血管病變,亦較可能出現頸動脈完全閉塞的情況,成為中風高危人士。 

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利國偉腦神經學副教授梁慧康醫生表示:「曾接受放射治療的中風病人在發病時,讓血流繞過阻塞部位的新生血管(側枝循環)大多已完全建立,顯示腦部缺血嚴重。因此,側枝循環代償失敗,很可能是誘發放射治療後閉塞性血管病人中風的原因。」 

影像及介入放射學系自2006年10月至2010年4月期間,為一百九十四名患頸動脈狹窄的人士進行非外科的「頸動脈支架置入成型」手術,並臨床觀察四年。當中六十五個個案是由放射治療引起,其餘則因粥樣血管硬化引起。 

該系余俊豪教授解釋,「頸動脈支架置入成型術」是以影像引導的微創血管重整手術,從血管內把外張性支架鋪設於血管內壁,以球囊擴闊狹窄部份,頸部沒有切割傷口。此手術成效顯著。六十五個「放射治療引起的頸動脈狹窄」的個案,成功率高達百分之一百,每年中風的風險減低至1.2%。此手術也可治療因粥樣血管硬化引起的頸動脈狹窄。 

詳情請按此

錄像

上一個下一個

快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