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教育是中大的獨有特色,為學生拓寬知識視野,令他們了解不同學科的理念和價值,並認識林林總總與現代社會和人類有關的問題。由於修課的學生來自不同學科,對於所修科目所知不多,所以,要保持他們的興趣持續不輟,對於授課教師而言,有時候也是一大挑戰。日本研究學系的何志明教授和人類學系的麥高登教授肯定深明箇中訣竅,因為他們正是2014年度通識教育模範教學獎得主。
通識教育模範教學獎於2006年設立,以表揚優秀的教師。要在芸芸通識教育科目教師中脫穎而出,殊不簡單,要先經全校超過二百名通識科目教師及學生提名,並由大學教務會通識教育委員會之常務委員會根據課程設計、教學方法、課業指導三方面評審,最後選出得獎人。
感言
何志明教授說:「很榮幸能獲獎,這不但肯定了我的努力,也是莫大鼓勵,令我有信心日後在教學上更臻完善。其實,中大許多通識教育教師都是傑出和滿腔教學熱忱的。我認為通識教育不只是拓展學生知識視野,培養應付新問題的能力,更能推動學生在探索新領域新事物,而這可能會影響他們日後的人生。因此,教授通識科時,我以培養學生探究新知的專業態度為目標,這個理念融入了課程設計和教學法,也許是獲獎的原因。」
麥高登教授相信評審過程中,課後評鑑分數佔重要的一環。「我只是幸運地在過去兩年取得不俗的分數。評選委員會亦檢視課程設計,我反而很有興趣知道這項分數,因為任教的班別中,有的較成功,如有這方面數據,可助我改善不足。」對於獲獎,麥高登教授固然高興,但他認為,獲獎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課堂上的教與學。
教學特色
何教授着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忱,故特意挑選日本媒體的時事報道,藉此顯示日本人每天所接觸的資訊。他還從各日本電視新聞及紀錄片剪輯與課程內容相關的錄影片段,親自翻譯之外,更請同事幫忙,再加上中文字幕。何教授說:「此舉可建立一個平台,讓學生切磋砥礪。我更鼓勵他們批判思考,評論日本文化的特性,對於日本和香港講者的跨文化理解,有獨立的比較分析,日後遇上不同情境,課堂所學即能派上用場,自己加以判斷並作出相應策略。知彼則更能知己。」
麥高登教授十分着重課堂上的討論和辯論。「我把自己的教學法形容為蘇格拉底式教學法。每堂我不會講課多於二十分鐘。我愛問學生能引發思考的問題,有些是與該堂內容和指定閱讀書本相關的,有些則牽涉更廣的內容。我會非常小心不提出任何『答案』,也不會透露己見,目的是要學生自行思考這些問題。
「我教學並非要令學生採納某種意見,而是教他們慎思明辨,富於想像力,並且無畏無懼地提出自己的見解,不管這個見解是甚麼。人類學的精髓是訓練你從全新和獨特的角度檢視世界。」
麥高登教授不要求學生發言前先舉手,而是看到那一個學生看着他,便直接請他發言。不過,麥高登教授認為這種教學形式較適合用於人類學,因為另外一些學科如理科,學生須要學習許多基本知識。他補充:「當然,人類學亦有必須學習的基本知識,我也會教授事實的框架,但每堂大概有五六次蘇格拉底式提問環節。我熱愛教授的科目,所以教學方式也是熱情洋溢。」
遊走於通識和非通識課
通識和非通識課的教學方法是否不一樣?教通識課最大的挑戰是甚麼?何教授表示,他在這兩種課程的教法上有差別,「我教日本語言與文化之間關係的通識科,對象是略懂或完全不諳日語,而又有興趣了解日本的學生。要從語言層面講述某個社會的文化,而學生卻沒有相關語言基礎,最初我覺得挑戰很大。一些我認為重要的內容,卻有學生覺得啟發性不足,不大有趣。由此,我明白必須修改課程和教法。舉例說,我開始利用多媒體教材來輔助教學。我想在基本文字教材以外,多讓學生直接接觸日本媒體,特別是視訊媒體,可加深印象和體驗,讓學生建立其對日本的看法。」
對麥高登教授來說,教通識課的困難不大。「我教的三科通識中,以『生活的意義』最難,因為有些學生的確是為尋找人生意義而來修讀這科。我必須確保所有來上課的學生,都覺得課堂環境舒適,不會只重學術討論,而忽略那些為個人煩惱所苦而來尋求答案的學生。」
良師的期望
兩位獲獎教師雖任教多年,但對自己的志業仍滿懷熱誠。何教授期望學生藉人類社會和周遭世界的溝通,了解文化複雜的微妙差異,並懂得欣賞不同社會的價值觀和文化。
麥高登教授的目標則是數十年後,當學生在事業或生活遇上瓶頸時,會想起曾在課堂討論的想法,從中覓得幫助解決困境。他說:「要是有人能記起在十年乃至三十年前在我課堂中所學,使他們更全面地理解人生和世界,那我的教學就成功了。我希望我的影響力能超越學科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