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人物
2014年5月
左起:校園發展處處長馮少文先生、校園規劃及可持續發展處處長何婉兒女士、副校長程伯中教授、協理副校長馮通教授、校園環境委員會主席朱利民教授、物業管理處處長譚必成先生(Chiwai@Hiro Graphics攝)

中大綠戰部隊

1. 中大可持續發展政策的驅動力是甚麼?

(程伯中教授)無論在教學、科研、知識轉移還是社會服務方面,中大都追求卓越。校園的多樣化令中大成為實施不同層面可持續發展的試驗場。在校長沈祖堯教授帶領下,我們致力建設永續校園,亦藉此向公眾展示應怎樣經營永續社區。

2. 大學的碳減排目標實現進度如何?

(馮通教授)根據校園發展計劃,我們的目標是到2025年,人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20%,人均耗能量減少25%,皆以2005年為基準年。從2005年截至2012年,人均耗能量已經下降了18%。為達到終極目標,我們訂立了中期目標,希望從2012年起,五年內耗能量減少8%。節能計劃要動員大學所有部門,任命能源監察員,採取節能措施,優化節能效果,培養綠色的生活和工作模式。

3. 中大哪項環保成就最令你自豪?

(朱利民教授)我最欣賞中大的全方位努力。中大特別重視校園的節能、節約用水、廢物處理、倡導健步文化、綠色交通、樹木生態保護和斜坡鞏固。「綠識辦」計劃也帶動職員和學生參與。從管理層、大小部門以至所有環保委員會,沒人置身事外,這也是史無前例的。除運用最實際的專業知識外,更力求從行為上改變大家,是達致環保成功的良策。

4. 能否簡介校園規劃及可持續發展處最近的成果?

(何婉兒女士)部門自2011年7月成立以來,審閱並制定了多項可持續發展政策和指引,訂立了中期目標,並定期監察進度。「綠識辦」計劃和「中大綠色達人」計劃反應熱烈,在校內外發揮深遠的影響。此外,我們亦統籌制訂並協助推行2013節約能源計劃和節能獎勵計劃、惜食在中大和自攜(BYO)運動等。我們在鼓勵持份者參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做出了一定的成績,大家的投入和支持著實令我們感到鼓舞。

5. 校園發展處在校園規劃和基建項目方面有哪些貢獻?

(馮少文先生)校園發展處為大學管理和社區提供堅實支持,配合教育的願景和不斷變化的需求,改善校園設施和可持續發展。透過校園基建工程和改良工程,以及為投標政府資助仔細準備,我們確保了大學的硬件建設和可持續工程有充足資源。我們與顧問、用家、核准當局以及校園各部門緊密合作,設計永續校園,滿足教學需要,同時保護文化遺產和校園綠色環境,也為大學各個委員會擔任秘書或委員職務,提供校園規劃、建築設計和可持續發展事宜的建議。

6. 有哪些新的節能減廢措施在醞釀中?

(譚必成先生)到2014下半年,中大的路邊獨立垃圾桶會大幅減少。在室外地面區域,垃圾桶會和回收箱並排放置。我們也希望令源頭分類和廢紙收集成為所有辦公室的義務。還會繼續在餐廳安裝更多廚餘機,試行操作。節能方面,獎勵計劃首階段希望在23座獲選建築達致節能8%,是未來四年的重要目標。還會為所有戶外照明的1700套照明設施更新型號。未來幾年也會加強所有環形流通空間的自然風冷系統。

7. 大學環保工作的最大挑戰是甚麼?

(朱利民教授)中大校園的面積和環境有利有弊。為了提供最好的學習和工作環境,需要更多措施去管理和維護校園硬件,所以校園交通和綠化工作的需求一直高企。餐廳數目眾 多,建築密度低,導致廚餘回收、物業維修似乎效率不高,不利於可持續發展。中大無疑是香港最美校園,但涉及的資金和人力也給工作增加了難度。這就是事情的 一體兩面。

(何婉兒女士)大學在中短期內的焦點仍然會放在節能和減廢。獲取資源升級硬件固然重要,但最大的挑戰仍然是人——如何和各單位保持協作,獲取必要數據,以支持政策制定;如何設計可行的方案並貫徹執行;人事更替頻仍,怎樣承傳已經建立起的環保文化和行為習慣。這幾方面暫時還做得不錯,我們必須保持動力,繼續向前邁進。

(馮少文先生)中大校園足供校園規劃和發展借鏡。另一邊廂,項目不乏棘手之處,例如要處理現有的樹和斜坡,與各方人士、部門協調樹木的砍伐、保護、添加。山地令興建新建築更昂貴,也更耗時,而且給道路建設、行人區和車輛交通的連結帶來限制。建設過程要保護校園野生生態,需要做大量研究。

8. 中大是香港最綠化的校園。這點令你的工作更易還是更難?

(程伯中教授、馮通教授)中大校園面積達一百三十七公頃,海拔從五米到一百五十米不等,確實帶來挑戰重重。有三百個斜坡要維護,防止山泥傾瀉。有些建築確實需要建在斜坡,因此要用額外資源進行地盤平整。然而這裏空氣清新,生物多樣,景觀豐富,為我們的工作帶來無限靈感。最重要的是要學習與自然和諧共處。

Chiwai@Hiro Graphics攝

(譚必成先生)校園寬大意味著每項環保措施都牽涉更多人力物力,同時也表示有更多減碳的餘地。例如,動物生態保護不限於中大留鳥,還包括蝴蝶、蜻蜓和水生動物。我們有一萬八千棵樹,基本保護措施包括每年健康檢查和定期護理,有些樹更因為公共安全原因需要定期重點護理。香港相比新加坡和日本等地,樹木管理遠遠落後,很難招攬有經驗的樹藝師和植物病理學家。中大約三十間飲食店,全部自主經營,貫徹環保措施需要時間。校園又陡又窄的山路是香港綠色交通最好的試點。我們也是唯一有油站的校園,有利試用生物柴油。我們有足夠空間發展廢物回收設施。天然水流和人工湖也是灰水收集、處理和回收再用的重要基礎。

中大綠戰部隊成員
  • 程伯中教授,中大副校長兼校園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
  • 馮通教授,協理副校長兼環境、能源及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
  • 朱利民教授,中大校園環境委員會主席
  • 何婉兒女士,校園規劃及可持續發展處處長
  • 馮少文先生,校園發展處處長
  • 譚必成先生,物業管理處處長

 

《續綠中大》電子通訊由香港中文大學資訊處校園規劃及可持續發展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