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在綠活
2015年4月

絕非兒戲
──氣候變化教育劇

首演禮

最近,位於中大校園的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聯同本地著名的「中英劇團」呈獻一齣原創戲劇──氣候變化奇幻劇場「新世紀保源計劃」。此劇旨在提高大眾對氣候變化及其負面影響的理解和關注。劇場於2月6日在九龍灣零碳天地舉行首演禮,吸引了135名來自政府及公營部門、環保團體、大專院校和中小學的觀眾。

寓教育於戲劇

互動教育劇場是中英劇團的專長。這個長一小時的戲劇由劇團根據氣候變化博物館提供的意見製作,並由劇團的演員演出。為了吸引學生,戲劇兼具實際知識和奇幻元素,啟發他們以實際行動減少碳排放,並採取更環保的可持續生活模式。劇本編排了三段互動環節,鼓勵觀眾深思和回應有關氣候變化和環境的問題。

戲中主角阿源是《科學日報》的記者,他研究過有關氣候變化的資料後,對地球的未來十分擔憂。他希望報道真相,提醒公眾氣候變化的危機已經逼近眉睫,但編輯卻毫不積極,令阿源心灰意冷,考慮放棄。這時,機械人Omega出現,鼓勵阿源繼續努力。Omega其後讓阿源看到未來50年,氣候變化為地球帶來的所有破壞。

阿源決意身體力行,改變人心。這名記者走到中學和大學,講述他時刻不忘的課題。在這些講座中,飾演阿源的演員會向學生提出全球暖化和節能減碳的真實問題,例如:淋浴與浸浴,到底哪個較節省用水?用遙控器關掉電視和直接按電視上的開關鍵,哪種做法更節約能源?之後也會給學生提供答案。

接著阿源回到母校,跟時下的大學生討論。這時,三名觀眾會受邀上台,參與角色扮演,顯示辦公室如何更有效使用能源。

阿源準備出發去巴黎的氣候變化高峰會。他在家中遇到那個愛惹麻煩的外甥。阿新是個精通電腦的年輕人,卻對改變高碳生活模式漠不關心,更充滿誤解──「如果不開冷氣,會熱死我的。」「我寧願花時間在網上競投買東西。」阿源耐心向阿新解釋,並成功說服他重新思考他的一些設想,試圖改變他的行為。阿新之後召集眾多網絡朋友幫助,建議一些更綠色的生活模式,這便是劇場的第三部分互動環節。演員會問在場的年輕觀眾,怎樣可以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減低碳足跡。

中英劇團的話

「氣候變化是個認真議題,所以對中小學生未必夠吸引力。有些細節對他們可能比較陌生和難懂,其他例如要節約用水,則流於老生常談。所以,挑戰在於劇本要保持平衡,把所有內容包裝起來,吸引而不偏離主題。我亦跟設計師討論過,面對年輕學生,怎樣把服裝做得有趣點。我們的觀眾是學童,包括來自特殊教育學校的,涵蓋廣泛的年齡層和智能範圍。我們每次演出都要作出調整,以期每個人都明白和享受戲劇的內容。例如,當觀眾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演員便要慢一點地講對白。作為導演,我需要和演員溝通好,讓他們有心理準備去改變演出的節奏和力度。」

導演周家輝

「我們的目標觀眾是中小學生,亦有些成年人。因此在排練時,便須決定帶出哪些資訊、怎樣將我們要傳達的訊息戲劇化、以及怎樣簡化某些細節而不影響整體的意思,這樣做是確保沒有任何人(尤其是年紀較小的觀眾)在觀劇期間失去興趣。不過,小學生所知的事往往叫我們吃驚。我們叫他們建議更多綠色生活的點子,有人竟提出用無毒油漆去髹牆,這是我們從未想過的。問到他們怎樣上學,有人不太情願、低聲說『坐爸媽的車』,這顯示孩子有自我反省,意識到私人駕駛不是一個低碳的選擇。」

主演簡立強

 

《續綠中大》電子通訊由香港中文大學資訊處校園規劃及可持續發展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