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
2017年1月

消費更少,活得更好

從光棍節到感恩節,從聖誕節到春節,每個新舊年之交總是洋溢着濃厚的節日氣氛,以及鋪天蓋地的減價促銷。很多人都難以抵擋「買一送一」、「破底價」等折扣攻勢,然而在這場搶購戰裏我們買下的戰利品,有多少是出於真正需要,又有多少只是眼見價錢便宜而衝動購買?

胡亂消費的後果遠不止讓衣櫃多了幾件永不見天日的衣服。破千億的「雙十一」銷售額背後是數以噸計的包裝箱、發泡膠和泡泡紙,所含塑料得花上百年才能分解,更別提物流運輸造成的環境污染。

每一場購物狂歡都意味着一場地球災難。幸而全球正愈來愈多人覺醒到濫買的弊端,以各種形式推動反消費成為新潮流。

無消費日(Buy Nothing Day)

提倡減少物慾的運動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已開始萌芽。全球各地當中,首個「無消費日」出現在加拿大,時間為1992年9月,呼籲民眾反思消費習慣和心態,避免淪為消費主義的奴隸。

到了1997年,「無消費日」於美加地區已經改在感恩節隔天舉行,即是美國各大百貨公司推出大減價,俗稱「黑色星期五」的那天,公然跟參與瘋狂大搶購的民眾唱反調。

如今從瑞典到紐西蘭,從挪威到日本,全球約有六十五個國家每年配合「無消費日」舉辦相關活動,例如在商場內剪掉信用卡、扮演眼神空洞的喪屍在商場亂走,或列隊推着空無一物的購物車走來走去。

拒絕購買新貨月(Buy Nothing New Month)

澳洲墨爾本的Tamara DiMattina於2010年把「無消費」活動從單日擴大到10月一整個月,取名為「拒絕購買新貨月」,宣揚用更少的東西,體驗更豐富的生活。

活動參加者在整整三十一天內,除了食物、衛浴用品及醫藥品之外,不得花錢添置任何新商品,取而代之的是循環使用舊物、購買二手物、以物易物,或與別人共享物品。

活動發起人DiMattina已有十年不曾花錢買新物品,她去年接受澳洲新聞網訪問時說:「我並非過着吝嗇、小氣的日子。我活得美好而充實,不靠廣告告訴我何為生活所需。愈來愈多人已認識到,浪費、不理性消費能以快樂、平靜、共融的有意義生活取而代之。」

「甚麼都不買計劃」(Buy Nothing Project)

2013年7月,美國華盛頓州班布里吉島居民發起了「甚麼都不買計劃」,希望透過社區民眾的互相幫助,讓「甚麼都不買」成為貫徹全年的生活形態。

據統計,直至2015年初,「甚麼都不買計劃」衍生的社群在美加地區已達五百八十個,社群成員主要透過臉書群組專頁聯繫。每當有用不到的東西想送人、出借或分享,都可以透過群組專頁公告。需要幫忙或借用任何物品,也可以透過群組專頁發文求助,完全不涉及買賣與金錢交易。

「甚麼都不買計劃」除了減少製造廢物,更重要的是促進人與人之間信任與關愛的流通。住在華盛頓州柯克蘭的Marquessa Pinder在其婚禮前夕向當地「甚麼都不買」臉書群組商借一套婚紗,引起組員熱烈響應,最終不止讓新娘和一眾女儐相穿上華美的禮服,還免費提供了婚禮場地、花球、一桌意式自助餐,以及攝影、唱片騎師和幼兒照顧服務。事前互不相識的群組成員出席了Pinder的婚禮,群策群力,場面感人。

促銷盛事每年風雨不改如常進行,然而東西買得愈多,丟棄和污染必定愈多。要想減少物慾,為環保出力的同時體驗社區經濟和共享文化,中大人不妨逛逛富爾敦樓地下的「山城角樂」,以「時分」換取商品或服務,或是上「CU拎」臉書群組,淘淘免費的寶,感受一下社區互助的貼心溫暖。

 

回最上

 

《續綠中大》電子通訊由香港中文大學資訊處校園規劃及可持續發展處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