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具規模的中文大學》 1970–74

備和書刊購置等工作,均由設 以發揮最高的效率。三成員書院的理科 彼此在學術上或交誼上都大有增益。� 科學館目前容納了生物化學、生物學、化學、電子學和物理� 學等五個學系。該館擴建工程正在進行,預期於一九七五年完工� 時,數學系即可遷入。� 所有理科的大學本科院際敎學課程已經依照計劃開始,而各� 學系開設的課程亦經歸併,更爲精簡。從實施有效的統合辦法使� 種種資源各盡其用,並充實敎學計劃的角度來看,大學科學 的� 成就最爲重大。如「硏究院敎育」一章所述 所有的理科主修 � 系均已創設了碩士學位課程。這些新課程的創設,並未增聘人員� 或增加經費,全賴資源的併合和善加運用。� 爲了配合硏究院的發展,科學館已經顯著的加强了理科敎師� 的硏究工作,鼓勵進行合作硏究計劃,使該館設備能作彈性的和� 有效的運用,爲發展理工研究部門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各種不� 同的實驗室和具有相當規模的設備,使敎師能夠勝任高水準的硏� 究工作,進而展其專長以求對科學的進步有所貢獻。展望大學科� 學館,與全世界各大學在科學硏究和敎學合作方面,將成爲日形� 重要的一個媒介。� 獎助敎師的新政策� 中文大學爲了達成它獨特的使命,極力羅致資歷優良、達到� 國際高等學府水準的敎師。來自海內外各地的敎師造成了四海一� 家的風氣,同時源自不同的文化觀點也增加了互相激勵、互相切� 磋的志趣。� 大學採取了新的政策以吸引和長期留用傑出的敎師,對硏敎� 成績超卓者予以獎勵。在一九七 〇 至一九七四的四年期間,大學� 對敎師研敎成績和精神表現等基本問題,有過廣泛的討論。諸如� 授課時數、成績的定期檢討、薪 特成就的嘉獎以及其他振奮敎師精神的辦 爲了維持高度的學術水準,大學業已採取若干特殊 得以安心從事敎學和硏究工作。� 初步措施爲確立敎師取得大學實授敎職的原則和程序。自一� 九七一年以來,凡被列爲考慮實授 職的每一敎師,大學都成立� 一特别審查委員會,愼重考核該敎師在敎學能力、硏究成績、著� 作素質、學術合作、與學生的關係(包括學生對他的估價)、以� 及團體服務等各方面的表現。� 另一措施爲制訂一種獎勵制度,藉以促成實授的敎師在專業� 上不斷進步,從而提高敎學與硏究水準。大學及理工敎育資助委� 員會在這方面提供了具體的幫助,規定將高級敎師職位的比例提� 高到百分之三十五,給予大學以更多的方便,升任講師爲高級講� 師,升任 級講師爲敎授,升任敎授爲講座敎授,使應獲晋升的� 敎師能及時升職。此外,大學基於這種新政策,以越等加薪的待� 遇,給予 學成績優異及對大學發展有卓著貢獻的 師,並於大� 學出版,「大學簡訊」、「校刊」及其他刊物中報導表揚。� 行政機能的統合� 大學已根據上述各種政策與措施,使一切有關學術資源各盡� 其用,同時亦在一九七 〇 年至一九七四年期間內,統合各項行政� 機能以增進行政方面的效率。� 建校之初,三成員書院的敎學課程、財政預算、及一切經費� (包括薪工支出)的運用,均由各該書院自行處理。一九六四年,� 大學開始採取初步統合措施,由大學校務處集中擬訂包括各成員� 書院的預算的全校總預算。 合大學全校行政機能的第一個重要� 擧措,乃是建立全體敎職員的人事和公積金統一記錄制度,凡屬� 這類的制度和經費均由大學集中處理。� 漸具規模的中文大學因發展的趨勢加速,必須加强它的行政� 組織,淸楚劃分各方面的權責範圍。一九六九年,原屬校務處掌� 11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