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具規模的中文大學》 1970–74
目前,香港印刷中英兼用書刊的設 版部可就地進行印刷事項,部份工作重點亦 書刊上,並且希望與需要這項服務的海外大學合作。� 大學出版部的服務範圍雖然包括所有學科,但同時亦感到資� 源上的限制,以後會將服務範圍稍爲集中,致力於出版有關中國� 文化方面的硏究。實際上,重印中國善本書的計劃已在進行中,� 而多種重要著作亦已付梓 � 社會服務� 中文大學一向認爲不應該把自己局限成一所地方性大學,同� 時又深信大學必須生根於社會。如果祇顧埋首於純學術的硏究,� 可能招致「困在象牙塔內」的後果而不自知。畢竟中大是吸取社� 會的資源而生長,它必須參加服務社會的行列。� 爲社會服務的方法有多種。暫且不說社會有時會要求大學幫� 助解決一些迫切的問題,大學在原則上應該有一套長遠的計劃︰� 如何使大學變得更完善,從而協助香港社會也變得更完善;大學� 不應只顧造就社會所需的專業人才,如 計師、經理、敎師、新� 聞記者、社會工作人員等,同時也要造就有領導能力的畢業生—� 這些未來的領袖將會協助本港渡過日後可能遇到的難關。此外大� 學亦應致力於提高香港的道德,學術及藝術水平。� 過去十年來香港社會對本校鼎力支持,不斷慷慨捐欵,用來� 建築校舍,開設新的課程,協助新的硏究計劃,和設立獎學金。� 爲什麼外界對中大這樣愛護備至?如果本港市民對本校沒有信心� 就不會作這樣的投資;如果他們不相信本校是在爲建立更美好的� 香港而努力,也就不會給予這樣的支持。� 大學對社會最直接的服務方法是通過本校敎職員担任外界委� 員會,機構及私人組織的諮詢顧問,和藉着校內各學院和硏究中� 心的研究而對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例如社 硏究中心兩個最重� 要的硏究計劃就是對香港社會有直接影響的:(一)觀塘(位於九龍� 西部的新衞星城市)工業社區硏究計劃,其中包括社會福利機構、� 工業發展、人口增加、衞生制度、 及(二)小販硏究計劃,其中包括菜 小販活動的空間經濟、政府的小販政策及其實施 及市民對 販態度等硏究。該中心已經完成的其他硏究計劃包括� 中學敎師專業訓練之硏究、高級華人公務員硏究、社會福利署之� 消息傳遞系統,並且與其他本港機構如家庭計劃指導會合作進行� 多項硏究計劃。社會硏究中心儘可能協助外間機構在硏究工作的� 策劃、資料搜集和分析上提供意見。這些努力不單對本港社區計� 劃的發展有所貢獻,且已激發起一些社區組織對本校社會硏究中� 心加以支持。� 隨着世局的變遷,很明顯的,香港將會更進一步成爲中國語� 言及文化硏究的國際中心,而大學的政策亦是以中國文化硏究爲� 未來數年內發展的重心,因此大學訂立一項爲訪問學人而設的中� 國語文硏習的特别計劃;同時在這個以說粵語爲主的社會裏,大� 學又擔負了倡導國語運動的責任。一九七三年大學將這方面 服� 務擴大,將新亞—雅禮 言中心併入大學,成爲大學本部的單位,� 分别在市區和沙田校園內授課。� 大學爲社會服務的例子不勝枚擧,從下面的幾個部門,可以� 看出大學怎樣配合社會的需要而作出具體的服務。這些擧例僅是� 爲了叙述上的方便,並沒有槪括其他部門對社會 貢獻 � 翻譯� 中大自創校以來即提倡中英文並重,因爲無論在官方或民間,� 本地或海外,兼用中英文已形成無可避免的潮流。爲了配合這潮� 流,中大特别重視翻譯,因而創立翻譯系。事實上,翻譯負有雙� 重任務,一方面溝通中西文化,一方面促進香港的現代化。� 三所成員書院一向都有翻譯的基本課程。一九七一年大學成� 立翻譯委員會,開設院際課程「翻譯槪論」一科 以便對翻譯有� 興趣的學生可藉此基本課程決定是否在三、四年級時副修翻譯。� 一九七二年共有九十七人申請爲翻譯系副修生,但只取錄了十六� 37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