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具規模的中文大學》 1970–74

人。翻譯系學位 翻譯主修科範圍內重要 七三年增聘兩人,希望在一九七 加選讀「翻譯槪論」課程的學生,及考慮 爲了應付社會的需要,校外進修部除開設普通的 更設有高級翻譯文憑課程,這文憑課程已經開設了三屆。一九 九年二月校外進修部獲亞洲協會贊助擧辦翻譯研討會,參加人數� 超過一百名,受邀請宣讀論文的共十人,其中有來自美國、澳洲� 等地的專家學者。嗣後該部陸續出版了專門討論翻譯的書籍三册。� 大學在翻譯方面很早就開始硏究工作,一九六七年時即邀請� 林語堂博士編纂「當代漢英詞典」。溯自一九三一年「麥氏漢英� 大辭典」出版以來,讀者一直沒有新的工具書。現在林氏編的詞� 典於一九七二年十二月面世 在學術上是一個 里程碑,對社� 會也作出了具體的貢獻。� 大學在一九七二年十一月接受香港政府的委託,編纂「英漢� 法律應用詞彙」,於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完成,將由香港政府印務� 局於一九七五年印行出版。詞彙包括的範圍甚廣,除法律用詞外,� 尙有其他有關的專門用語、應用語、術語及連用詞等。中國人佔� 本港人口約百分之九十八,此一詞彙的完成,不但有助於本港居� 民的利益,而且對於促進「中文爲法定語文」運動 將有很大的� 幫助。� 中大又獲亞洲協會贈欵,於一九七一年六月底成立翻譯中心,� 從事有關翻譯的硏究及出版中英文翻譯叢書。英譯中的範圍甚廣,� 擧凡文、理、社會科學各方面的作品及論文均在此列,而以社會� 科學爲重點。中譯英主要在於中國文學、藝術、歷史和哲學等方� 面。翻譯中心亦負起執行翻譯叢書出版計劃的工作,到目前爲止,� 已出版及正在翻譯中的重要著作有八種。自從大學在一九七二年� 開設翻譯副修課程以來,翻譯中心與翻譯系的合作更形密切。翻� 譯中心的主要目的是担負統籌之責,與全校敎師、學系、行政部� 門、出版部、校外進修部及中國文化硏究所等多方面聯繫合作,� 在翻譯問題上提供意見,以及安排一些非正式硏討會,硏究各學� 科特别名詞的翻譯問題。� 「譯叢」在一 在出版期刊方面的首次 深入認識古今中國文學的佳作。 的傳記,近代翻譯界先驅嚴復的翻譯例言 均包括在內。第二、三期則爲中國小說及戲劇專號 � 「譯叢」在籌劃階段已經獲得廣泛支持,出版後立刻得 美、澳洲各地學者及一般讀者的好評,紛紛來信,其中不乏勉勵� 之詞。最令人鼓舞的是,「譯叢」雖然出版不久,卻已經有了不� 少本地及海外的基本訂戶,此外還爲有志翻譯的工作者開拓新園� 地。「譯叢」藉翻譯促進中西文化交流,正反映出中大在這方面� 的努力。� 中大在一九七二年出版了「英漢法律辭典」之後,即將出版� 「英漢生物學名詞彙編」;由敎育學院編纂的「英漢社會科學、� 敎育學詞滙」亦已完成,蒐集的常用名詞分佈於社會科學、心理� 學、敎育學、統計學及電子計算學等。預見這類工具書出版後當� 爲翻譯工作者所樂於採用。� 文物館� 文物館爲中國文化硏究所的一部份,位於文化研究所大樓的� 一端,附屬的陳列館面積達四千三百五十方呎,並有相等面積的� 庋藏室及藝術品修整室。文物館爲中國藝術及考古的硏究中心,� 與中國文化硏究所內各單位及大學藝術系密切合作。文物館硏究� 重點一向放在中國美術史上,但最近對考古學也非常重視,並在� 本港進行文物發掘。其他的研 包括:� (一)晚明及淸代之廣東藝術與文化� (二)秦漢之銅鉥� (三)東南亞貿易瓷� 在文化硏究所的通盤硏究計劃下,文物館除了本身的硏究計劃之� 外,亦協助大學藝術系籌劃開設碩士學位課程。� 38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