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具規模的中文大學》 1970–74
文物館經常擧辦中國美術、音樂 會各界人士參觀,藉以提高本港社會的藝 九月廿七日擧辦的開幕展覽起,文物館在短短 兩 八次展覽:� (一)開幕展覽(包括瓷器、楊州派書畫、秦漢銅鉥、古玉書籍� 等)� (二)紅樓夢資料� (三)古琴展覽� (四)樂在軒藏聯� (五)玉器展覽� (六)蘭亭大觀� (七)廣東名家山水畫展� (八)華光草堂所藏淸代瓷器� 上述展品除第七項外,都是向外界商借展出,並且獲私人捐欵刊� 印目錄。由於大部份藝術品都是首次展出,令人一新觀感,參觀� 人士因而獲知本港收藏的藝術品竟如此豐富。� 文物館完全依靠商借私人藏品來擧辦展覽,並非長久之計,� 它應該逐漸添置自己的藏品,然後方能建立本身的地位。一九七� 二年成立文物館籌募委員會,在籌得的基金中,購入簡氏斑園珍� 藏的廣東書畫。簡氏藏品包羅廣博,它非但是硏究工作的豐富資� 源,而且在性質上與本地有關,具有特殊的意義。 購入簡氏藏� 品之後,文物館確立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本港社會人士對文物館籌募委員會的呼籲,嚮應極爲熱烈,� 籌得的贈欵和文物均極可觀。另一重要收藏是秦漢銅鉥三百種,,� 由利氏北山堂昆仲 出,北山堂尙捐贈原藏李氏泰華樓的華山廟� 碑宋拓本。其他珍貴贈品則有淸代楊州畫家金農、鄭燮、汪士愼� 和高翔等作品。這些籌募得來 文物將爲文物館永久藏品的核心。� 此外文物館又獲多位收藏家贈書,這些有關中國美術的書籍� 多數購自中國及日本,共約二千册,成爲一個小型圖書館,暫時� 設於中國文化硏究所大樓內,將 圖書對於藝術系的敎學和硏究,功用甚大 由於本港缺少經驗豐富的專門人才,文物館必須自 術員工,處理圖片及幻燈片庫,設計照明設備與陳列櫃、以 裝國畫的工作。文物館也蒐集本港藝術藏品的圖片與幻燈片,並� 與海外各地的博物館互相交換展覽目錄。總而言之,文物館在形� 式上應該成爲一個精緻的小型藝術館,而規模則必須與東南亞區� 其他博物館媲美。� 校外進修部� 校外進修部是大學賴以與社會建立最密切關係的一個部門,� 大學透過這部門深入社會,也滿足社會的迫切需求。從校外進修� 部的發展,足以反映社會發展的全面狀况。� 校外進修部經過刻意經營才有今天的成就。一九六五年四月� 方成立時,它只設有一項課程——新數學課程。它近年的發展從� 下列統計可見一斑:� 年份 課程數目 學生人數 一九六五 I 六六 �一三九 �四七一七� 一九六六—六七 �二六二 �七七六四� 一九六七— 八 �二七八 � 七 七 一 〇 一九六八— 九 �三八七 �九七六 〇 一 九 六 — 七 〇 �四二二 �九九五 〇 一 九 七 〇 — 七 �四七七 �一二四七八� 一 九 七 一 — 七 二 �四七四 �一三四二二� 一 九 七 二 — 七 三 �五一七 �一五六 〇 九� 一九七三 — 七四 �五五四 �一八七七八� 一九六九年校外進修部在九龍尖沙咀星光行設立進修中心,暫時� 解決在港九各區租借課室的困難,但由於租値日漲,假如校外進� 修部不能自置永久性的中心,則將來仍會受到高租金的威脅。一� 39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