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具規模的中文大學》 1970–74

中文大學的最終目標是要成爲一 是要成爲多元性的國際性大學,先決條件 的中文高等學府。溝通中西文化交流,本來就是中 使命,爲了達到這個目標,中大與世界各地的學者專家, 大學及其硏究所、各公立文敎組織、國際基金會、 區性及國際� 性大學敎育協會等,一一保持緊密不輟的聯繁。中大在地理和環� 境上,恰好位於中西文化交流的要道,導致世界知名人士和學者� 絡繹前來訪問,不斷地激勵大學的學術發展。在這方面,尤以獲� 自海外中國學人和專家的貢獻爲最大。� 世界性協會� 中文大學是許多世界性的大學協會的會員,藉此與世界各地� 著名大學建立良好的關係。其中如「英聯邦大學協會」,每年開� 會一次,各會員機構的行政首長都出席參加,由於該協會幹事會� 的努力,各會員在處理重大問題時得以合作無間。本校校長曾三� 度當選爲幹事。英聯邦大學協會經常設有獎學金、進修獎助金、� 職業訓練津貼、旅行考察津貼以及諮詢服務’對本校的敎職員進� 修計劃大有裨益。� 中大同時是「海外高等敎育大學校際委員會」會員,由該委� 員會贊助擧行的有「英聯邦大學校長會議」,本校校長即爲該會� 議的籌劃委員會委員,負責籌劃在渥太華(一九七 〇 )、肯雅(一� 九七一)及香港(一九七二)擧行的會議,大學校長又曾參加一� 九七 〇 年在滿地可擧行的大學國際協會第五屆常務會,並將往莫� 斯科參加第六屆會議。� 「國際敎育協會」的屬會「亞美高等敎育協會」獲紐約魯斯� 基金會資助,擧辦一連串的亞美敎育會議,其目 爲促進「東西� 方互相了解」。亞美高等敎育協會於一九七 〇 年在香 成立,此� 後分别在日本奈良(一九七一)、印尼日惹(一九七二)、泰國� 淸邁(一九七三)及香港(一九七四)擧行會議。在這些會議中,� 本校都積極參與其事’而在香港擧行的會議是由本港兩所大學共� 同主持。� 外國政府的協助� 法國、西德、意大利及日本等國政府,先後協助中文 設各該國家的語言及文學課程,並選派客座敎師來本校任敎。 前,除意大利文外,其他均已成爲副修科目。本校畢業生很多獲� 得各國政府的獎學金,前往各該國家深造。� 此外,大學圖書館亦常獲外國政府的贈書,使大學藏書更爲� 豐富且具國際性,諸如日本、比利時、巴基斯坦、法國、英國、� 埃及、美國、挪威、荷蘭、新加坡、意大 、奧大利、德國及韓� 國,都有所捐贈。� 國際基金會的貢獻� 中文大學各項計劃所以能夠順利進行’國際基金會之功實不� 可沒。不少著名的國際性的基金會,對本校的資助 種類繁多,� 範圍極廣,其中如協助大學改進重要的課程和提高敎職員的質素� 等都是。這些在前文曾談及梗槪,現在再將各基金會資助中大的� 具體情形,予以綜合列述。� 中大爲提高敎師的質素特别設立敎職員進修計劃,目的在協� 助有志上進的年輕敎職員到海外去深造,這項計劃在一九六五年� 獲福特基金會捐贈巨欵後始得以實現。福特基金會頒發津貼的主� 要對象,是一些在進修後可以擔任硏究院敎學和研究工作的敎職� 員;假如沒有這項捐贈,本校的硏究院可能不會如此順利成立 � 敎職員進修計劃除得到福特基金會的支持外,又獲得理法曉� 信託基金會、中英文化硏究獎學金信託會、英國文化協會獎學金、� 傅伯萊獎學金及亞洲協會的捐贈。因此’高級的敎師亦 機會 � 行深入的硏究計劃或探求敎學的新方法,高級行政人員亦得以前� 往外地大學考察。這些捐贈的功用,不但有助於提高敎職員的質� 素,並可促進中西文化 交流。� 因亞洲協會的不斷資助,使中大不少硏究及敎學計劃得以完� 成,其中如翻譯硏究計劃與新聞系本科課程等即是。開設新聞系� 45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