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具規模的中文大學》 1970–74

邵氏基金會捐 一座。禮堂正廳可容一 人,座位爲階梯型。大學禮堂 位於校園中央大道之北,上層的擴建部份 堂將來建成時,本校即多一極富吸引力 活動中心, 敎學和演奏、舞台劇的排練和演出,以及電影晚會等,都可 此擧行,校園生活從此將更多姿多采。� 至於允予捐助建築費者,計有:包玉剛先生捐建工商管理、� 經濟硏究與公共行政大樓一座;隱名氏先生捐建社會科學及人� 學科敎學大樓一座。將來這兩座新建築物與綜合事業大樓第一座� 構成一三角形組合單位,位於林蔭大道之北,與中國文化硏究所� 相對。這一系列的建築設計的目標,在於使從事社會科學和人文� 學科高深硏究的一切資源各盡其用,一如科學館在自然科學方面� 所已達成者。� 關祖堯博士不幸逝世後,其友好聯合捐款籌建一座硏究生宿� 舍,命名爲祖堯堂,以表彰關博士生前爲本大學公爾忘私的精神。� 另一座命名爲何東夫人堂的兩層宿舍,將建於祖堯堂之旁,建築� 費大部份由何世禮先生捐贈,以紀念其先太夫人及何、關兩世家� 的悠久友誼。� 硏究生宿舍並獲得政府迅速資助加建一座,業已全面興工,� 預見到一九七五年竣工時,大學的硏究院敎學就會有更進一步的� 發展。這幾座宿舍主要雖爲硏究生而設,但本科高年級學生亦可� 寄宿,以增加互相切磋的機會。� 允予資助建築費的,還有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擬助大學建� 一大學體育運動中心。� 伯利衡有限公司很慷慨的捐贈了四百萬元,平均分配三成 員� 書院,作爲建造學生宿舍之用。� 以上兩項捐欵對學生寄宿和福利方面有莫大貢獻,另一項捐� 欵則有助於 二百萬元,以作綜合 學院、傳播硏究中心、社會硏究 。� 有幾項其他的捐款尙待決定,無疑還會有更多 解囊。本校幸蒙香港社會和海外人士的熱 支持,他們 協助中文大學加速建成新校園,因而使大學的重要敎育計劃得以� 提前實現。� 由大學方場至新亞和聯合兩書院所在高崗正中的一座升降機� 塔,其建築計劃業已擬就。此項工程完成後,將使修習院際課程� 的學生節省不少時間,同時又可縮減校車的維持費。此塔初期擬� 裝置四架各載二十七人的升降機,將來學生人數增加而有必要時,� 再增設兩架。� 建築物的敎育使命� 回顧大學這十年來的進步,令人欣慰的不在於矗立校園內一� 座一座的高樓大厦,外表上美輪美奐,固然予人以不可磨滅的印� 象,但其眞正的意義所在是藉以完成大學的敎育使命。因此范克� 廉樓、大學保健醫療中心和雅禮賓館的先後落成,不但對大學本� 身這個團體提供了重要的服務,而且成爲促進國際友好和合作關� 係的媒介。中國文化硏究所的建成,其意義不僅是爲了紀念已故� 的利希愼先生,而且是要推進一個重大的敎育理想,應用現代的� 方法學來發揚光大中國文化。科學館也不僅是一座巍峨的大厦,� 而且是使整個理學院的全部資源能達到相輔相成的目標的工具。� 大學圖書館固然是已故唐炳源博士及其先翁的極好紀念,更重要� 的卻是統合大學圖書館系統,爲全大學,進而爲香港社會,甚至� 於爲廣大 學術界服務。已故關祖堯博士捐建的宏偉會議廳,不� 僅是大學擧行會議的理想場所,而且使大學能用以擧行國際性和� 區域性的學術會議,對於大學力求促進東南亞高等敎育發展的使� 命,有具體的貢獻。� 54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