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的開始》 1975–78
育諮詢委員會,就這項計劃的各方面 伯明翰大學杜得維敎授 (ProfessorW. H. Trerhowan) ,其他成員包括 英國多位醫學界知名敎育家和美國紐約約賽亞•美斯基金會主席 華斯博士 (Dr. John Z. Bowers)。 同時,蔡永業醫生被任命爲新醫學 院院長和委員會成員。委員會於一九七六年四月首次開會,其後又 再度擧行兩次會議,經已就建築計劃和敎學方針向大學提出建議。 建築工程的進度 一九七八年七月大學擧行李卓敏大樓奠基典禮,該樓位於大學 科學館旁邊,高八層,預料可於一九八一年落成啓用。準備設在這 座大樓的計有:臨床前期學系,如解剖學、生理學、藥理學、生物 化學系以及各系通用實驗室。 敎學醫院 新醫學敎育計劃最重要的部分是在敎學醫院進行的臨床實習。 這座敎學醫院設在離大學五英里、沙田海面新塡的空地上。將建若 干大樓,病理學系即在其中。臨床醫學大樓內將設辦公室、圖書館、 硏究實驗室、供臨床課程師生用的敎室和演講室等。此外,又興建 學生宿舍,供五年級學生居住,以便二十四小時留院實習 這座 院是新界東區的政府分區醫院,同時又是本校醫學院的敎 醫院。 醫院的建築工程已經開始,預料於一九八三至八四年度落成 開始 收容病人,供臨床敎學之用。大學及理工敎育資助委員會建議政府 撥款充作興建兩座醫學大樓和購置裝備器材的經費,其中有視聽敎 材、閉路電視等。將來醫院的紀錄和資料由電腦貯存。至於醫院的 建築經費則由政府在其工務計劃項下撥出。 新生的錄取和訓練 醫科課程定爲六年:醫預科一年,供中文中學畢業生修讀,臨 床前期二年,臨床期三年。中文大學 第一批醫預科生。醫預科生與其他學院一年級 通識敎育的課程,包括社會學和心理學。大學將本「學生爲本 敎學原則,敎授醫科學生醫預和臨床前期的課程,以培養 們的應 變能力,並指導他們應付日後行醫可能遇到的困難。 中大醫學敎育的特點 此刻我想特别一提中文大學醫學敎育的特點。大學認爲,醫預 科生不應與其他學生隔離,最好能充份參與大學的校園生活,諸如 社交、文娛、體育活動,並利用許多促進彼此感情的良機。將來修 讀社區醫學,學生將有很多學習機會參加日常的實地工作。大學希 望採取各種方法,敎導學生以社會爲重,明白自身爲大衆服務的責 任。本校醫學敎育計劃的理想是培育一批新醫生,以服務香港社會 爲職志,日後不致視行 爲致富的捷徑。 敎育學院 近年來香港政府決定大規模擴充中學敎育,因此,本校的敎育 學院爲中學訓練敎師,編訂課程和提供各種服務,以滿足目前和將 來的需要,所負責任日益重大。最近四年,敎育學院繼續開設本科 程度的選修課程,並聘任專職敎師,代替兼職導師。敎育學院現設 有兩年制敎育文憑課程,供中學在職敎師修讀,此外,又成立了兩 個輔助中心,協助各方面的發展。 輔助中心 一九七三年八月「敎學傳意科技中心」成立,負起推展敎學傳 意和輔助敎學的要務。該中心幾年來對於提高一般敎學、學生專題 習作、微型敎學、口頭傳意、創作戲劇技巧、硏究和敎育電視製作 32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