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的開始》 1975–78

中大校園近四年來大興土木,大學成長過程之速,最 點看出。倘使有人在一九六八年路過中大,一九七八年舊地重臨, 絕認不出這座完整的大學城,就是記憶中當年的荒山。過去四 當 中,雖然香港受世界性經濟衰退的影響,大學的驚人發展卻沒有停 頓下來。多蒙社會人士捐贈和政府支持,大學興工不輟。一座座的 大樓,不僅是廣垣巨厦,而且各有特殊的意義和作用,藉以完成大 學的敎育使命。 人類戰勝自然的過程,可以借用「移山倒海」這句成語來形容。 中文大學的校園就是現成的例子。原址本是一座荒山,政府開山掘 土,塡海築塌,建造了龐大的船灣淡水湖。大學選擇這個地點 一 來因爲崇基學院就在鄰近 二來校園佔地二百七十三英畝,可供大 學充分發展。如果拿兩張分别在一九六八年和一九七八年拍攝的照 片比較一下,這個對照是多麼的鮮明强烈!荒野的石山變成了雄偉 壯麗的校園,樓宇星羅棋佈,長年綠樹環山,繁花似錦,難怪香港 無數市民,週末紛紛前來遊覽觀賞。中大得有這樣的校園,實拜校 址籌劃與計劃委員會主席和委員會以及大學建築師悉心籌劃之賜。 大學綜合活動中心 大學綜合活動中心’矗立在大學林蔭大道一旁,興建過程正足 以表現中文大學不畏艱辛,奮力前進的決心。此外,校園建設工程 得免停滯不前,亦賴有心人士及時的資助不少。大學認爲,理科以 外的各學科集中發展並實施資源滙濟,亟需利用綜合活動中心,因 此決定排除萬難,着手興建。 碧秋樓 碧秋樓是大學綜合活動中心第一期的建築物,在香港經濟復甦 之前落成。中文大學爲感財力不足,曾籲請外界資助,社會人士明 白本校處境困難,需要迫切,反應非常良好。「何添慈善基金會」 更及時予以支持,獨力捐助二百三十萬港元,作爲興 部費用。碧秋樓面積共約二萬平方呎,高四層,供下列 中文大學出版社、傳播硏究中心、社會人文學科硏究所 電子計算 學系、文學院院務室、工商管理學院院務室、社會科學院院務室、 以及大學敎材服務部。樓下及二樓設有專業水準的廣播電視製作室, 供新聞及傳播學系訓練 生之用 一九七七年四月,碧秋樓擧行開幕典禮,由簡悅强爵士主持, 這件事堪稱爲中文大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碧秋樓與兆龍樓大學 講堂和碧秋樓擴建部分組成大學綜合活動中心。中心的作用與一九 七二年落成的科學館極爲相似,科學館專供理學院各學系之用,而 中心則分别供文學、工商管理學、社會科學三學院各系之用。 心各大樓裏的單位集中在一處辦公,彼此照應,互通有無,各成爲 整個有機體的一部分,對各單位的敎學硏究都有裨益。碧秋樓分兩 期興建,已如上述,擴建部分將於一九七九年秋落成啓用 然後即 爲全校巨大建築物之一。 兆龍樓 兆龍樓與碧秋樓同時興建,位於其旁,由本港工商界鉅子包玉 剛爵士捐建,以表其對尊翁包兆龍先生的孝思。先是一九七五年, 全球經濟普遍衰退,香港深受影響,中大建樓計劃被迫擱置。包玉 剛爵士向極關心工商管理敎育,遂慨捐兆龍樓的全部建築費用三百 二十九萬港元。兆龍樓在一九七七年九月落成、一九七八年一月由 大學監督麥理浩爵士主持開幕典禮,樓高四層,面積共 萬四千平 方呎,主要供工商管理學科敎學之用。 大學講堂 大學講堂是大學綜合活動中心的另一部分,建築費約一百萬港 元’由不願透露芳名的友好一人捐建。講堂內設有大小演講室多間, 61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