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報告書》 1978–82

所需之條件,以及長期撥欵問題,深表歡迎。� 在本報吿書第一章中,曾述及本人接任中大校長時,本校有四� 項目標。此即:鞏固大學之制度架構、擴大專業訓練、增加此類活� 動所需之設備、及發展與本校宗旨相符之生活傳統。前三項目標可� 謂大致達成,第四項目標則永須不斷努力。展望八 〇 年代之中期,� 本人兹當述及另一新目標,即大學招生制度之改革。� 香港中學生完成五年學業後,在兩年中須參加多種公開考試;� 本校對此種情況久感關切,深覺考試如此繁多,對學生身心之發展,� 皆非有益;且亦察覺,在現行高中敎育制度及大專招生制度下,某� 類學生極難進入大學。爲減少此類有競爭性之考試,而使學生申請� 入學之機會彼此相近,本校乃於一九八一年,對招生制度開始作全� 面檢討。經詳加考慮,並廣泛徵詢意見後,終決定於一九八四一八� 五年度,施行暫取新生計劃。雖此計劃之細節尙待完成,其影響亦� 尙待觀察,本人深信其爲方向正確之重要步驟;對本校以及香港高� 等敎育均將有深遠之良好效果。� 香港高等敎育,須配合本地之發展及演變,故時時皆須迎應社� 會需要及不斷改變之社會價値,而自求改進。對於此一擁有五百餘� 萬人口之世界性現代都市之敎育問題,已有國際顧問團作全面硏� 究。該團之建議如獲接受,則對整個香港將有深遠影響,不僅及於� 未來數年,可能及於整個世代。敎育制度中其他成分之構想如何,� 得失如何,以及能否合於大衆之願望及社會之需求,皆自將對本校� 有所影響。本人認爲,在對現行敎育制度——尤其大專敎育——作� 重大改變之前,有必須牢記者,即:兩大學及理工學院,對社會之� 服務一向甚爲成功。事實上,以香港之資源及國際關係而論,若無� 優良大學生作爲主要工作人員,則何以能成爲重要金融中心、貿易� 要地及現代化之大都市,即屬難於想像。� 尤不可忽視者,香港之興盛,主要根源正在於文化及語文具多� 樣性,而政府復嚴守不干預之經濟政策;在此種政策下,個人方可� 自求發展,並充份發揮其才能。本人確信,政府在衡量國際顧問圑� 報吿書中之建議時,必將繼續堅守此項政策。� 中大雖已成立十九年,就大學標準而論,固仍屬一所新學府。� 其所承受之文化傳統及所宣示之使命,均非尋常;然在成長期中亦� 備歷艱難。至中大之成就,則或可堪自慰。本人預期,中大循目前� 39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