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報告書》 1978–82
——:《日本訳書目錄編集記》,《東方月刊》 ,12 ( 1980.11 ) 。 —— 主編:《中國譯日本書綜合目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80。 —— 主編:《日本譯中國書綜合目錄》,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81。 ——:《屹立在亞洲廣場上的太田耕造先生》,《新亞生活月刊》 ,9 : 7 - 9 ( 1982. 5 ) 。 ——:《對「唐代的日本留學生」一文的補充意見》,《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3 ( 1982.12 )。 ——:《中日文化交流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1982 。 ——、(林啓彥)譯:《中國人留學日本》,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82 ; 北京:三聯書店(國內版) ,1982。 ——. "The teaching of Japanese i n Hong Kong: 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Occasional Papers: 3 of the Centre for East Asian Studies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1978.9. ——. "Informal groups behind modern Japa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 The case of the Seikyosha." In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AEA Conference (Bangkok), 1979.5. ——. "An intellectual response to Western intrusion: Naito Konan's view of Republican China." In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Their Modem Interactions, edited by Akira Iriye. U.S.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7. ——: → 016. Wang, Erh-min 王爾敏 ——:《中西學源流說所反映之文化心理趨向》,《中央硏究院五十週年紀念集》 ,1978。 ——:《西化與本土化》,《聯合校刊》 ,35 ( 1978—79 ) 。 ——:《「淸季職官表」評介》,《中文大學學報》 ,5 : 1 ( 1979 ) 。 ——:《儒家傳統與近代中西思潮之會通》,《新亞學術年刊(三十週年紀念)》 , 1979。 ——:《薛福成的生平與思想》,《史潮》(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 5 ( 1979 ) 。 ——:《十九世紀中國國際觀念之演變》,《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 11 ( 1980 )。 ——:《上海中外會防局始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51 : 1 ( 1980 )。 ——:《上海格致書院志略》,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80。 ——:《中國近代之自强與求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9 ( 1980 ) 。 ——:《名號今昔觀》,《中國語文研究》,創刊號( 1980. 4 )。 ——:《鬼、鬼子、洋鬼子、假洋鬼子》,《中國語文研究》 ,2( 1980 )。 ——:《淸季軍事史論集》,台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80。 ——:《歷史的研究與著作》,《香港中文大學敎育學報》 ,9 : 1 ( 1981.6)。 ——:《中華民國開國初期之實業建國思想》,《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 1981. 10, 頁 40—70。 ——:《近代中國與基督敎論文集序》,台北:宇宙光出版社 ,1981. 11。 ——:《五口通商初期上海地區暴亂事件反映秘密會社之生機及適存環境》,《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12 ( 1981 ), 頁 65— 90。 ——:《中國近代之工商致富論與商貿體制之西化》,《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 1981 , 頁 1215 —1262。 ——:《近代湖南女權思潮先驅》,《中國婦女史論文集》(李又寧主編),台北:商務印書館 ,1981 , 頁 115 —128。 ——:《秘密宗敎與秘密會社之生態環境及社會功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10(1981) ,頁 33 — 59。 ——:《漫遊東西哲學諸境略序》,台北:宇宙光出版社, 1982. 5。 ——:《評介徐高阮著中山先生的全面利用外資政策》,《「孫逸仙與香港」研討會論文集》 ,1982. 11, 頁 223 —234。 ——:《中國近代知識普及化之自覺及國語運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11 ( 1982 ),頁 1 3 —45。 ——:《官督商辦觀念之形成及其意義》,《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13 ( 1982 ),頁 19 —44。 ——:《斷髮、易服、改元——變法論之象徵旨趣》,《中國近代的維新運動——變法與立憲國際研討會專集》,台北:中央研究院 ,1982, 頁 59 —73。 ——:《龍徽》,《聯合校刊》 ,38 ( 1982 ),頁 3 —6。 —— (et al.).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XI.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系内同寅合著 Co-authored Publication (Intra-department) 016 Faure, David、 譚汝謙:書評:東洋文庫明代史研究室編《中國土地契約文書集(金一淸)》,《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 報》, 9 : 上( 1978 )。 音樂系 Department of Music Chen, Louis P. T. 陳蕾士 ——:《中國音樂專題研究:「潮樂絕譜二四譜源流考」》,香港書店 ,1978。 ——:《沈遠北西廂弦索譜張譯簡譜序》,《大成雜誌》 ,91 (1981.6)。 —— :《納書楹西廂記全譜張譯簡譜序》,《大成雜誌》 ,91 (1981. 6 ) 。 Chin, Sheila Lau 錢劉善言 ——:《二十世紀德國與法國的管風琴音樂》,《新象藝訊》 ,99 : 23 (革新版)( 1982. 1.) 77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