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e-Chancellor's Report 1982-85

Ko, Eva Li 高李碧和 一:《是夢?是眞?》,《聯合銀禧》,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 1983。 一:《前言》、《一般滋味在心頭》、《後語》’《廣州福利服務——一鱗半爪》’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 1983. 3 。 一:《決意提供較佳服務》,《社聯報導》,,198 3 。 一:《社會工作在香港——現在與將來》’《就業輔導手册》,香港中文大學, I 983 。 一:《社會服務與老人心理衞生》,《心理衞生與老年》(一九八四年心理衞生週紀錄)’ 頁 94 — 95 ,香港心理衞生會’ I 9 8 4 。 kwan, Alex Y. H. 閫锐谊 一:《安老服務員工應有的風度》,《社聯安老服務精華錄 19 82 / 83 》 ’頁 24 — 2 5 。 —:《社工員評估高齡案主的指標槪覽》’《社區發展季刊》(台灣), 19 ( 1982 . 9 ) ’頁 110 — 113。 —:《社工員照顧心智不健全老人的方法》,《社會福利季刊》(台灣), 21 ( 1983 . 3 ),頁 58 — 61。 一:《老人活動中心的理論架構》,《社區發展季刊》(台灣), 21 ( 1983 . 3 ),頁 15 —16。 —:《細聽 g 人心聲》、《如何協助行爲上有問題的老人》,《張老師月刊》, 11 : 5 ( 1983 . 5 ) ’頁 2 2 —24。 一 : 《 論 老 人 敎 育 》 , 《 社 區 發 展 季 刊 》 ( 台 灣 ) , 22 ( 1983 . 6 ),頁 22 —24。 一 : 《 社 工 員 如 何 處 理 不 合 作 的 案 主 》 , 《 社 會 福 利 月 刊 》 ( 台 灣 ) , 1 ( I 9 8 3 . 9 ) ’頁 36 — 3 8 。 一:《老人進修面面觀》’《社聯季刊》, 86 ( 198 3 ),頁 21— 25。 一:《老人工作手册》,台灣: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1984. 2 C V —:《理論與實務的結合——社工敎育的老問題》,《社會福利月刊》(台 i^i! ) ‘ 1 0 ( 1984 . 6 ),頁 3 8 — 4 2 。 一:《談社會工作的價値觀》,《社區發展季刊》(台灣)’ 2 6 ( 1984 . 6 ) ’頁 8 5 — 8 6 。 一 、 ( 黃 威 廉 、 劉 慈 文 ) : 《 安 老 服 務 工 作 指 引 》 ’ 香 港 : 集 賢 社’ 1983 。 - • “ An examination of the validity of Palmore's facts on aging quiz.” United Bulletin, 39 (1983.10 ), pp. 31-35. Lam, Mong-chow 林孟秋 一 • Child Rearing Pattern of Urban Low-Income Families in Hong Kong (Monograph). UNICFF and Board of Studies in Social Work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82. Lau, Shirley S. 劉汪领 一:《從市民參與看社會工作》,《社區發展資料棄編 1983 / 84 》 ’頁 23 — 25 。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 1983. 3 。 — .‘‘Developing community leaders in a new town.” In Ideas in Action: Innovations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 pp. 69-81. Asian and Pacific Association for Social Work Education and College of Social Work, University of Bombay, 1983. — .“Costs and benefits of the political social worker.” I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Schools of Social Work, 1984.8. - : - 0 265,266. Mok, Bong-ho 莫邦豪 一:《羣衆組織》,《廣州福利服務 鱗半爪》,?^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 1983.3 。 — . “ T he use of casual model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 The Hong Kong Journal of Social Work, 1982. — . “ I n the service of socialism: Social welfare in China.”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 (U.S.A.), 20:4 (1983.7/8), pp. 269-272. Ng’ Agnes 吳夢珍 一:《家庭敎育》,《廣州福利服務——一鱗半爪》,香港:社會工作人員協會, 1983. 3 。 - :’々 2 7 5 . Tang, Alex Y.M. 鄧意民 -:《對外展工作的感受》,《社聯季刊》, 84 ( 198 3 ),頁 26 —28。 一:《社會工作與社會控制》,《香港社會工作的挑戰》(黃威廉、趙維生、顏文雄等編),頁 95— 106 ,香港:集賢社, 19 8 5 。 — :•^348. Yeung, Wai-tsang 揚懷曾 -:《臨床心理學家司徒永振博士談中國人的精神健康》,《信報財經月刊》, 6 : 5 ( 1982. 8 ),頁 4 6 —49。 一:《一九八三/八四年度預算案特輯:未爲縮短貧富距離盡力》,《信報財經月刊》, 7 : 1 ( 1983. 4 ),頁 I 6 — 18。 —:《社會工作訓練是否需要本地化?》,《社聯季刊》, 8 9 ( 198 4 ),頁 I 3 — I 6 。 —:《港府加强人力投資可化腐朽爲神奇》,《信報財經月刊》, 7 : 1 1 ( 1984. 2 ),頁 18 — 2 0。 — • ‘‘Child abuse: The cases of Hong Kong and California.” Hong Kong Council of Social Service Quarterly, 82 (1982 ), pp. 19-23. — and (Kitano , Harry H.K.) “Chinese interracial marraige .,, 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 5:1 (1982 ), pp. 35-48. 一 ; (Chai, Lynn; Hatanaka, Herbert; and Kitano, Harry H.L.) “Asian-American interracial marriage.'Vowrw^z/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U.S.A.), 46:1 (1984.2), pp. 179-190. 140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