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e-Chancellor's Report 1982-85

Ng, Ngai-ha Lun 吳倫霓霞 -:書評:王齊樂著《香港中文敎育發展史》,《中英語文敎育》, 3 : 2 ( 1983 ) ,頁 339 —346。 —:《新界上水鄉的敎育發展》,《明報月刊》, 1 8 : 2 ( 1983.2 ) ,頁 85 — 89。 —:《歷史的新界》,《變遷中的新界》(鄭宇碩編),頁 1 一 24 ,香港:大學出版印務, 1983. 9。 -:《香港新界墟市之興起與衰落——大埔墟硏究》,《方志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1985。 -:《孫中山早期革命活動與香港》,《孫中山研究論叢》(廣州中山大學), 3 ( 1985 ) 。 — • "Villag e educatio n i n transition : Fro m traditiona l t o modern. ” Journal of the Hong Kong Branch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iety, 22 (1982 ), pp. 252-270 . — • " A surve y o f sourc e material s i n Hon g Kon g relatin g t o lat e Ch'in g China. " I 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h'ing Archives Symposium, edite d by Ch'e n Chieh-hsien, pp. 196-225 . Taipei: Nationa l Taiwan University, 1982 . — • "Hon g Kon g origin s o f Dr . Su n Yat-sen' s addres s t o L i Hung-chang. " I 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Academic Symposium on Dr. Sun Yat-sen and Hong Kong, pp . 70-78. Hong Kong: Ch u Hai College, 1982 . 一 . Interactions of East and West: Development of Public Education in Early Hong Kong. Hon g Kong : Th e Chines e University Press , 1983. — • “Villag e educatio n i n th e Ne w Territorie s regio n unde r th e Ch'ing. " I n From Village to City: Studies in the Traditional Roots of Hong Kong Society, edited by Davi d W. Faure, James Hayes and Alan Birch, pp. 106-118 . Hong Kong: Centr e o f Asian Studies of the University o f Hong Kong, 1984 . —: → 284 , 322 . Tam , Yue-him 譚 汝謙 一:《八十年代の背景としての近代日本》, In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Kyushu International Cultural Conference 1982: In Commemoration of the 35th Anniversary of The Association —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1980’s and Japan.《福岡 UNESCO特集 》,18 ( 1983.6 ),頁 54 —56。 一:《內藤湖南の魅力及びその情 、理、意、 識——八十年代の日本寄せて》,《亞細亞大學アジア研究所紀要》, 1 0 ( 1983. 12 ) ,頁 1 - 4 5 一:《內藤湖南五十回忌に寄せて》,《書論》(京都), 2 1 ( 1984. 5 ) ,頁 148 —169。 —:《今後の日中關係——日中文化交流の過去と將來》,《福岡 UNESCO 特集》, 19 ( 1984.6 ) ,頁 101 —115。 —:《屹立在亞洲廣場上的太田耕造先生》,《太田耕造全集》, 3 ( 1984.11 ) ,頁 370 —401。 -、(吳太平)譯:《明治日本與晚淸的識字敎育 》, 《明報月刊》, 18 : 1 ( 1983.1 ) ,頁93-100。 —、(田仲一成)譯:《中國日本間翻譯事業についての若干の問題》,《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東洋文獻センター通信》, 24 (1983. 10 ) ,頁 2 —12。 一 編、(陳英和)譯: 《Kenneth B . Pyle: 日本國體的遠景——經濟大國的苦惱與自省》,香港:廣角鏡出版社, 1984. 3 。 -、(吳偉明、陳英敏、梁翠玉等):《近十年港日經濟文化關係的回顧與前瞻》,《香港留日學友會年刊(創刊十週年紀念特輯)》, 10 ( 1985 ) ,頁 7 —55。 Wang, Erh-min 王爾敏 —:《中國近代之人權醒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硏究所學報》, 14 ( 1983 ) ,頁 67-82。 一:《灤洲石佛口王氏族系及其白蓮敎信仰傳承》,《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 12 ( 1983.6 ) ,頁 13 — 40。 -:《姚璧之經世思想及其對於域外地志之探究》,《近世中國經世思想硏討會論文集》(台北),頁 201 — 232 , 1984。 -:《鄭觀應之實業救國思想》,《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15 ( 1984 ) ,頁 21-46。 一:書評:馬之驌著《中國的婚俗》,《中華文化復興月刊》, 17 : 1 2 ( 1984 ) ,頁 64-66。 —:《對於吳著「孫逸仙先生傳」之補充》,《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台北), 2 ( 1984.3 ) ,頁 229 — 232。 —:《中國近代知識普及運動與通俗文學之興起》,《中華民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頁921 —988 , 1984.4。 -:《「實業計劃」之時代背景及建國功能》,《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學術討論會論文集》,頁 60-99 , 1984. 6 。 —:《經世思想的義界問題》,《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 13, ( 1984 . 6 ) ,頁 27-38。 -:《廣州對外通商埠地區之演變》,《方志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頁 1 -53 , 1985。 — 、梁家麟:書評: Ch'ingPolicy Toward the Coolie Trade, 1874-1878,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硏究所學報》,1 4 ( 1983 ),頁 275-280。 — 、梁家麟:書評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by Pau l A. Cohen , 《漢學硏究》, 2 : 2 ( 1984 ) ,頁 671 —692。 音樂系 Department of Music Chin , Sheila S.Y. Lau 錢劉善言 一:《巴哈的風琴音樂》, 《音 樂生活》(台北), 4 4 ( 1983. 3 ) ,頁83—85 ; 4 5 ( 1983. 4 ) ,頁 92 — 95。 —:《巴羅克時期德國的管風琴樂》,《音樂生活》(香港), 220 ( 1983.6 ) ,頁 52-54。 —: 《高大宜音 樂敎育法》, 《音樂與音響》,3 6 ( 1984. 1 ) ,頁 174 —175。 —:《進修音樂良機——中大兼讀學位音樂課程》,《音樂與音響》;《聯合音樂》;《華橋日報》, 1984 . 2。 —:《管風琴在敎會中的作用》,《沙崙》, 6 : 5 ( 1984.11 ) 。 —:《管風琴簡介》,《明報月刊》, 20 : 1 ( 1985.1 ) ,頁85—89。 63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