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報告書》 1985–87

中國傳統與世界眼光 第廿二屆頒授學位典禮 ( 一九八零年十二月十一日) 監督閣下、各位嘉賓、各位校董、各位同寅、各位同學: 首先,我要向今天獲頒本校榮譽博士學位的三位先生表示由衷的祝 賀。各位剛才已經聽過關於這三位傑出人士的讃辭,我除了以他們爲榮之 外,實在不能再說甚麼。但是我想特別指出,丘成桐敎授十一年前是本校 的同學,今天他帶着卓越的成就回到母校接受榮譽博士學位,這對本屆的 畢業同學必然是莫大的鼓勵。各位畢業同學,你們現在要離開母校,踏入 社會了,我除了向你們以及家長致賀之外,更對你們寄以無窮的期望。現 在,我願意借這個機會,跟各位談一談香港中文大學的敎育理想與方向。 十七年前中大的誕生,是香港高等敎育的一個里程碑。中大的成立, 不但爲本港優秀靑年提供更多接受大學敎育的機會,而且是一個獨特理想 追求的開端。一開始,「富爾敦委員會報吿書」就掌握到了一個有歷史與 時代意義的信念及期待。富爾敦委員會建議成立的大學,不僅是一所國際 水平的大學,而且是一所以中文爲主要授課語言的四年制大學。監督閣下, 對於這信念及期待,我知道您一直有最深的理解,並且在近十年來給予最 大的支持,這是全校和我個人都深深感謝的。 敎學語言 在一所主要爲華人子弟而設的大學中,用中文作爲主要授課語言,應 該是無須爭辯的「自明之理」。但是,在十七年前,甚至今日,這道理卻 不能被普遍理解或接受。這現象不但令人詫異,而且發人深省。 事實上,多年來香港一直受一種不平衡的雙元文化觀所籠罩:即中文 是大衆的普及語,英文才是行政、商業、和專業人士的標準語,二者各有 領域而互不相干。這種觀念的形成固然與香港的背景和貿易有關,但最主 要的原因恐怕還在於我們的敎育制度長久以來未能正視香港社會的文化需 求。就這點來說,我們委實不能不欽佩和感謝當日富爾敦委員會諸先生和 政府當局決心創辦香港中文大學的遠見。 在今天我們尤應了解香港已成長爲一個複雜的、具有內在動力的現代 都會。它的貿易模式和經濟結構不斷在改變,一般市民對社會發展和文化 活動的需求越來越高,在這種情形下,我們怎麼還可以徒視中文爲初等的 溝通語言,爲進入高等敎育的階梯,而忽略它的全面功能呢? 當然,香港是一個國際性的社會,無論對內對外,英文的重要性都是 18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