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報告書》 1985–87

「責任感」與「進取精神」 第廿六屆頒授學位典禮 ( 一 九 八 三 年 十 二 月 八 日 ) 副監督先生、各位校董、各位同事、各位同學: 今天是中文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頒授學位典禮。面對着千多位接受了 中大敎育,即將服務社會的知識靑年,我一方面爲他們的成長感到欣慰, 另一方面也有一種沉重的感覺:因爲畢業生投進社會之後,不僅他們自身 要接受社會的考驗,大學本身也間接地面臨社會的考驗。 大學本來是爲服務社會、改進社會而設立的。大學敎育的得失成敗, 就要由大學師生對社會的貢獻和影響來判定。二十年來,中大已經有了差 可自慰的發展和成就,這得歸功於本校的校董、老師、同學和校友們的共 同努力。我特別要向校董會前任主席簡悅强爵士表示衷心的謝意。簡爵士 於一九七一年擔任校董會主席,歷時十一年。當時大學各單位正陸續遷來 這座校園,在他的領導下,大學建立了整合體制,發展到今天的規模。我 也要感謝現任校董會主席利國偉博士,給我們全力的支持和關懷。我要代 表我的同事、同學和校友,向他們兩位表示我們的敬意。今後大學的繼續 發展,自然仍有賴我們進一步的努力,而本校畢業生的責任尤其重大。 不論就已往或未來講,中大都是以發展學術硏究,培育靑年人才作爲 主要的工作目標。支持這種長期努力的精神動力,就是我們對社會、對文 化生活、對人類前途的責任感。所以,今天我想特別提出「責任感」這個 觀念,說說我對各位畢業同學的期望。 現代世界,由於科技進步迅速,多年來形成了一種偏重知識而忽視人 生態度的風氣。知識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能否認的,可是,人的行爲並不 完全由知識決定。知識只決定人能做甚麼事,並不能決定人要做甚麼事。 人要去做甚麼事,是人生態度問題,或者意向問題。有同樣知識的人,可 能做出很不同的事情,從而對社會和文化發生顯然不同的影響。我們如果 想對人類前途有正面貢獻,能做出有益的事,就必須在求知以外,留意自 己的意志趨向,建立正大的、有建設性的人生態度,來引導自己的行爲。 已往宗敎家注意到人生態度對行爲的重要作用,因此强調信仰。我們今天 不一定都有宗敎信仰,但是仍然應該掌握一定的觀念,爲自己的人生態度, 建立一種形式意義的規範,這樣我們的生活、行爲才會獲得向上發展的動 力。 我所說的「責任感」,就是對人生態度的一種基本規範。我們面對世 24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