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e-Chancellor's Report 1985-87

—. "Practica l wor k i n sixt h fro m Physic s i n Hon g Kon g school. " Hong Kong Science Teachers' Journal, 14:2(1986.12) , pp. 151-170 . — . The Physics of Traffic Accident Investigation. Hon g Kong : Oxfor d Universit y Pres s an d Hon g Kon g Associatio n fo r Science an d Mathematics Education , 1987.3 . —︰ → 313 , 319 , 321 . To, Cho Yee 杜祖貽 —:《香港靑年的公民責任》,《香港中文大學敎育學報》, 13 : 2(1985.12) ,頁 56。 —:《敎育研究方法的磨礪與研究領域的開懇》,《第一屆學術研討會香港的敎育研究論文選》(鍾財文、盧林發、蕭炳基、譚添 鉅等編),頁 6 - 8 ,香港敎育研究學會, 1985。 — :《敎育與香港前途》,《香港敎育團體研討會專輯》,頁 11-12, 香港敎師會, 1985。 —:《學術研究的責任與道德》,《香港敎育研究學術研討會刊》,頁 1 - 8 ,香港敎育研究學會, 1985 ;《敎育研究學報》, 1 (1986.8 ),頁 41 - 44 。 —︰《一個敎育的偏見》,《香港中文大學敎育學報》, 14 : 2(1986.12) ,頁 50-51。 — :《孔子學說的經世致用》,《孔道專刊》, 10 ( 198 6 ) , 頁 2 1 - 2 4。 — . "Democrac y an d education in Hon 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Education Journal, 14:1(1986.6 ), pp . 65-67 . — : → 317 . Tsang, Wing Kwong 曾榮光 —︰《中學與大學隱蔽課程的社會功能》,《聯合校刊》, 41 ( 1985 . 10 ) ,頁 4 2 - 4 9。 —:《剖析《學校公民敎育指引》的方向與途徑》,《中報月刊》, 31 ( 1985 . 12 ) ,頁 4 7 - 5 2。 —:《香港的政治發展與公民敎育》,《社聯季刊》, 93 (198 5 ) , 頁 2 - 1 0 。 — : 《香 港敎師專業化的目標與策略》,《信報財經月刊》, 10: 5(1986 . 8), 頁 61 - 6 9 。 Yam, Leo P.K 任伯江 —: 《語言︰說話的 橋樑》、《說話貴乎誠》,《溝通與說話:人際關係》,頁 8 -14 。香 港:突破雜誌社, 1986.1。 —:《口語傳意六傳》(參考資料),香港中文大學學生事務處, 1986. 1 。 —:《敎育、傳意、科技》,香港:浸會學院校外課程部, 1986. 7 。 —. "Th e teachin g an d learnin g communicatio n proces s i n highe r education.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Education Journal, 14:1(1986.6), pp . 37-48 . Yau, Betty Lai-ling Lai 游黎麗玲 —︰ → 315 , 316 , 318 , 320. Yee, Albert 余元愷 —. A Study on Possible Future Developments for Hong Kong. Hon g Kong: Gilma n & Co. , Ltd., 1985.9 . — . "Whithe r Hon g Kong's educators after 1997? " New Horizons (Hon g Kong) , 27(1986.11) , pp. 1-6 . —. "Th e explicatio n o f causa l relationship s i n educatio n an d th e socia l sciences. " The Chinese University Education Journal, 14:2(1986.12), pp . 63-76 . —. " A privat e loo k a t Asian education." 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 1987.3.27/28 . —. "Th e firs t Fulbrighte r t o th e People' s Republi c o f China. " I n The Fulbright Experience, 1946-1986: Encounters and Transformations, edite d b y Arthu r Powe r Dudde n an d Russel l R . Dynes , pp . 215-221 . Ne w Brunswick/Oxford : Transaction Books, 1987 . Yu, Nae-wing 余廼永 —︰《上古音樂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85.9。 —︰《廣東話敎學與讀音於師資培訓上的幾個問題》,《語文敎師培訓與語文敎學》,頁 71 -76 ,香港:語文敎育學院中文系, 19 87 . 2。 院内同寅合著 Co-authored Publications (Intra-school) 311 鍾財文、盧林發、蕭炳基:《中小學高、低成績組學生的學習動機模式》,《第一屆學術研討會香港的敎育研究論文選》(鍾 財文、盧林發、蕭炳基、譚添鉅等編),頁 62 - 72 ,香港敎育研究學會,1985。 312 鍾財文、盧林發、蕭炳基、(譚添鉅)等編:《第一屆學術硏討會香港的敎育研究論文選》,香港敎育研究學會,1985。 313 鍾財文、麥思源、杜秉祺: 《香 港中學生對物質粒子槪念的不同想法》,《香港中文大學敎育學報》, 14 : 1(1986.6 ),頁 1 - 9。 314 鍾財文 、 蕭炳基 、( 黃蘊智):《高低成績組學生的成就歸因》, 《香 港中文大學敎育學報》, 14 : 2(1986.12) ,頁 1 - 6 。 315 鍾財文、游黎麗玲:《香港中學生的溫習技巧課程》,《香港中文大學敎育學報》, 1 4 : 2(1986.12) ,頁 90 - 94 。 316. 鍾財文、游黎麗玲、(馬媽慧容、何錦璇):《學習技巧課程對高、低成績組學生的效果》,《第一屆學術研討會香港的敎育 硏究論文選》(鍾財文、盧林發、蕭炳基、譚添鉅等編,頁 72 - 77 ,香港敎育研究學會, 1985。 317 鍾宇平、 杜祖貽等編:《健康敎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87。 164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