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etin Special Supplement Jun 1965
大學敎學方法委員會報吿書� 第一部分 導言� C1. 本委員會在一九六四年三月由校長委派組織。第� 一次會議係在四月一日舉行,共第十三次會議� (亦卽末次會議)係於九月七日舉行。共委員名單如下:� 容啓東博士 崇基學院 主席� 范挪亞博士 崇基學院� 周紹棠博士 聯合書院� 楊汝梅博士 新亞書院� 任國榮博士 新亞書院� 楊乃舜先生 聯合書院� 雷恩先生 崇基學院 秘書� 在第二次會議時,改由新亞蘇林官先生接替任國榮先生� 任委員;第九次會議時,改由新亞書院徐培深博士接替蘇� 林官先生任委員;第二次會議曾邀請聯合書院陳炳權博士� 出席,並自第四次會議起,改由陳炳權博士接替周紹棠博� 上任委員。第五次會議中,改由崇基學院黃志昭博士接替� 范挪亞博士任委員。� C2. 校長對於我們的職責指定如下:� 「我請委員會詳盡地硏究現行敎學方法並建議一� 項可行的方案;在那項方案中要擷取英、美及其他各制度� 之優點來適應我們的需要。我以往曾在這方面作過一些考� 察,並曾構成一項假定性的意見,我們的目的,在一二年� 級時,可着重在導師敎學(採用某種方式);到了三四年� 級時,可着重在敎材講授及小組討論;在硏究院時,則可� 着重在硏究班工作。至於課程綱要,雖然其內容不一定在� 委員會硏究範圍之內,然其性質亦需要加以評論。關於大� 學本科敎學,似可將各項考試分爲兩階段,頭兩年爲第一� 階段考試,後兩年則爲第二階段考試。雖然這純是假定性� 的,但將我心中所想到者,提供各位參考。」� 此外,校長希望用我們的報告書作爲和英國來港兩位專� 家進一步討論的基礎。那兩位專家是雷丁大學法文敎授賴� 曼敎授,及立次大學校務主任羅池博士。他們將在九月十� 二至二十六日問訪問本大學。� C3. 我們不久發覺,若不稍稍討論一下大學的整個學� 科結構組織,就無從有效地硏究敎學方法。然而� 時間却不允許我們在這有關各方面的問題仔細硏究,我們� 只得限於討論一項在我們所認爲基本上重要者,那就是,通� 才敎育。因此,我們的報告書分成兩部分,一部分談敎學� 方法,一部分談通才敎育。我們當然深知許多其他因素可� 以影響敎學方法,但是這些因素都不是我們所能談到者,例� 如院際敎學之組織,學位課程之內容及硏究院的課程等。� C4. 大學敎師認爲敎學方法是他們自己的事,是每一� 位敎師個人所獨有,由於其個人之敎育與經驗以� 及其對於在大學任敎的意義上所產生之觀念而逐漸建立起� 來的,因此委員會所發表關於敎學方法之硬性的敎條與規� 則勢必爲他們所憎惡。我們只能提供意見及建議以供討論� 與試驗,而所提議者,則在使敎學的工作更爲容易更有效� 率,並且能有良好的結果。� C5. 還有一點,在一所新大學,事事都在變易中,差� 不多每天都有大批問題等待解決。其解决辦法可� 能使我們所作的任何建議,變爲不可行或無意義。我們所� 能希望的只是將一項大學所以存在的核心問題提出來,以� 使起大家的思考及試驗。� 第二部分 教學方法� C6. 我們一開始卽向三學院的各學系主任分送了調査� 表,請其答覆。許多位都費了好多麻煩來答覆我� 們的問題。我們願藉此機會謝謝他們的合作。我們在附錄� 甲中,將所有的答覆作一簡要報告。� C7. 後來我們自問對於三學院所裁培出來的那一類的� 學生是否滿意,我們大家同意對於兩種事實感到� 不安:� 18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