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etin Special Supplement Jun 1965
統地照舊進行這類的敎導工作,有時利用測驗以加强效� 能,尤其是在一年級時,下列各項問題應予以注意:� (甲)如何使用圖書館,熟習圖書館手續及圖書分類,� 如何使用參考書等等。� (乙)如何在講演及導師敎學時寫筆記。� (丙)如何讀書,如何畧過不讀某段,如何筆記。� (丁)利用機器輔助,這當然包括語言及然科學實驗� 室之設備。� (戊)如何發展讀書的正常習慣,如何才是工作合理的� 時間、如何留出間時作休息運動之用。� C19. 轉易學系 。 在本報街書之第三部分,�關於通才敎� 育者,(參閱節二十六丁及附錄甲節九),我們� 談到使學生容易從一系轉入另一系之利,尤其是在一年級� 終了之時。這是爲一年級學生們設訂共同普通科目主要優� 點之一。因爲在這時,學生們已在大學讀書,自比在中學� 時更見成熟而有經驗,不止對於選擇學系更見精明,並且� 在這時轉系者與其他學生們的程度都是相同的。� C20. 利用假期。我們建議各種假期應當加長。但卽使� 仍舊不改,我們相信如果敎導學生們如何善用其� 假期,對於他們是有益的。有些敎師們已經如此地做了。� 我們建議這辦法應當有系統地實施。我們以爲,學生們雖� 然應當致力於其本系內的學業,在假期內,則應當側重於� 如何擴大學生們興趣之範圍。這可以採用下列各辦法:� (甲)閱讀各學生主要興趣以外一般性之好書本。� (乙)舉行研究計劃,或舉辦實地調查工作。� (丙)旅行、體力勞作、工業實習工作(大學之職業介� 紹委員會或人事秘書應與本地工業及社會事業機構設法安� 排實習機會 )。 C21. 對於學生們的一般監導。我們確信大多數敎師們� 竭其心力,在學業上及一般生活上,勸導學生,� 並幫助學生。在附錄甲我們提到敎師們不能常有充分時間� 按見學生們(參閱節六)並且學生也猶豫不往謁見其敎師� 們(參閱十三)。除了現行辦法之外,我們也不能再建議� 其他方案。至於不屬學業諸問題,例如金錢及家庭方面之� 煩惱,亟能妨擾礙學生的學業進步。所以我們要請各學院� 及各學系應當時常將師生會談及一般性監導之手續加以檢� 討。� C22. 時間問題。我們請參閱節九丁。一位大學敎師需� 要盡好幾種的職責:敎授學生,領導及勸導他們� 作硏究工作;考慮所敎授之內容及其方法,並硏究如何改� 進;還有多種行政及委員會工作。此外,社會還要請其參� 加公衆工作,這差不多也成爲其職責之一項。而且,我們� 曾經指出,在最近之將來,正當大學之形成時期,敎師在� 時間方面所受的剥奪,將會更見劇烈。所以我們作下列建� 議:� (甲)放寬敎師對學生之比例。關於這事的論據,我們� 覺得富爾敦委員會,當其主張應有大於一對八之比例時,� 已經很剴切地說明了(參閱富爾敦報告書 1 3 9)。 (乙)更長的假期。我們再請參閱本報告書節九丁的意� 見。尤其是在一個長的署假中,敎師們可以有一較長而不� 間斷的時間,專心於閱讀及硏究。� (丙� )減少課程。每一學系應當嚴密審査其所開設的課� 目中是否若干可以合併,若干可以刪裁。我們的意見,每� 一敎師每學期所担任之課目不應超過兩個以上。� (丁)院際敎學。參閱節十丁。� (戊)減少講演次數。參閱節十甲。� (己)加添文員協助工作,使敎師們不必浪費其時間於� 自己打字、複印,等等工作。現今,幾於每一學系內之初� 級敎師均需作系內大部分之文員職務。� C23. 敎學方法之硏究。我們深深了解關於此事我們只� 是作了浮掠的表面工作。但我們相信這事對於大� 學是異常之重要,應當不斷地予以檢討。所以我們提供兩� 項一般性的建議:� (甲)敎育學系成立後,應以不斷硏究大學敎學方法及� 其試驗作爲其全部職責之一項。此外,爲了該系能明瞭大� 學之日常工作起見,該系之敎師們應參加大學有關學系之� 敎學作爲該學系之兼任敎師。� (乙)在附錄甲(節六)我們曾提到敎學方法仍須有許� 多非正式的討論。我們建議,不止是所有的學系應定期討� 論敎學方法,並且在所有的敎師們之間,亦應有更多的非� 正式討論,例如在敎職員供樂部中討論是。� C24. 訓練畢業生。我們作這項建議時,頗爲猶豫,因� 爲我們深知大學敎師願師意自行擬訂其本人的訓練� 方法。然而,多年來業經公認中小學敎員們都需要一番訓� 練,我們不能不感覺到大學中靑年教師們可能經過一番更� 有系統的輔導後,其得益將較其目前的辦法爲大。所以我� 們建議:� (甲)對於硏究生之同時担任若干敎學職務者,應有正� 式的輔導。� (乙)應由敎育學系與共他學系合作爲他們組織討論小� 組,時或有些講演。這類組織低級敎師們亦應參加。� 第三部分 通才教育� C25. 某種形式的通才敎育,對於中文大學學生們是有� 益的,其理由如下:� (甲)由於今日世界之複雜性質,敎育有其基本存在意� 義,在求其廣,而不求其狹。組織之繁雜,大多數職務� 上所需専門而聰明的技能之程度,每項事業皆欲追求進步� 而與此願望俱來之不斷的改變,以及各門知識根本上之彼� 此互相倚存 —— 這些因素,都說明了我們的將來的領導人� 物,必須在他們専門技能之外,還要有其他學問。他們� 自當有專門的知識,但此外,還要知道在他們的本行之外� 發生了什麽問題,願意向其他各學科學習,並且願意與其� 21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