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etin Special Supplement Jun 1965

縫其裂口,他便也足夠作爲敎學方法及結束課程的考試間 之連鎖環節。關於實驗室科目,高級實驗工作旣可依照大 學基礎而組織,那麽,更不用怕考試有成爲良好敎學阻礙 之危險而不爲敎學之輔助工具。 L6.14 如果考試結果是據以頒授大學的學位,那麼,考 試本身就是大學責任的對象。所以必須有大學考 試委員會來審定學業的結果;而且,任何—套之試卷無論 是否由考試人根據某學院特殊課程之需要而擬定者,考試 委員會也應當有創制和核准這些試卷之職權,這是合乎邏 輯的。關於考試委員會如何運用其職權,他們是應當依 照學科或學院組織召集各考試委員會議抑或是分成更小而 適當之組織(例如:自然科學)則當由大學決定。但在所 有這些可能辦法中,我們應假定每一學院都有其學系代表 在內。我們目前所關心者,不是這些問題,(雖然那也是 極重要的,)而是考試對於教學組織和敎學工作如何適用 這些原則的問題。 第七章 通才教育� L7.1 敎學方法委員會報告書有一重要部分(節25迄28) 討論到這個問題,雖然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關於 敎學方法,但在此處也無妨討論敎學方法委員會那些節內 所談到的事項。我們和各同僚談論此項問題時,並不都是 一様詳盡;但我們在敎學方法委員會所提及者之外還聽到 有各種意見。 L7.2 首先,我們要說明我們於對課程的意見:無論是 一年的或兩年的課程,凡關於人文科學、社會科 學,以及自然科學者都不能脫離中國通史、哲學通論、邏 輯及社會學,或數學、物理及化學等科課程所引起的各問 題。誠然,當多項科目同時併習,其範圍牽涉甚廣時,某 些問題在各種情形之下,一定都會發生,這是很明顯的。 我們以後所要提到的,主要是關於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及 自然科學的普通課程之意見,而非委員會所提有關物理化 學較小範圍之建議。 L7.3 第一個問題,很簡單的,就是學生的時間問題。 任何課程,若是能使學生對於所讀學科的真正核 心問題得到批判性的了解,縱然他所硏究問題的範疇或材 料是有限度的,那課程算是得到結果。若是不能,那麼學 生便要退而背誦講演筆記,並用填塞方法來怱怱應試,於 是敎師所期望灌注給他有關科目上的靈活而有建設性之知 識他將不會起何響應,更不用說如何激起他從事更廣泛硏 究的興趣了。現行課程有仔細處理之必要,我們曾經提請 注意。至於採取其他辦法來製訂課程,持着通才敎育的理 想,包括那些課目,如:人文學科、社會科學及自然科 學,則並沒有什麼大關係,倘若課目中的敎材,共數量超 過了合理的負担,則其發展,將和其他的發展一様,會產 生一個令人失望的標準及結果。 L7.4 如果進入大學的學生,曾經在中學最後數年中廣 泛地修讀文科理科各項科目,而不是專修某科 的,那麼,在他們進入大學初期,比較那些學生在中學時 專修一些科目而 不問其他者 ,容易於繼續通才敎育的廣泛 硏習計劃 。在另 一種情形之下,那 些 在中學 未修一 些科目 的學生使須負 担更多未熟習科目 之初 步工作, 因在這一個 時期正是他們忙 於 硏究如何適用新法來應付那些已習科目 之深造硏究。如果大家對通才敎 育有一個久 遠方針,就應 當用一 切可能的壓力, 要求 中學當 局合作 ,以便大學新生 教學工作可以較易展開。 L7.5 在前面(節五、二)我們曾經說過,爲了幫助學 生使能從事大學敎育所需要之成熟而具有批判性 的硏習,小組敎學是有價値的。我們也曾建議,要想使小 組敎學產生最佳的結果,每一學生課程中不應當有過多的 小組敎學同時進行。而且,倘若敎師敎學時間與學生工作 時間的比率,由於小組敎學時間濫加之故而減低時,則教 師之吃力是很明顯的。所以就通才教育而言,異常麻煩的 問題便發生了。是不是小組敎學應當集中於學生所習的新 科目方向呢(例如對於偏向理科學生集中其所習之文科或 社會科學科目)?倘若不是,那麼這些新科目的學習方法 將會走上了敎學方法委員會所不贊成的途徑。 L7.6 敎學方法委員會意見中(節26)曾提到這種困難, 並建議「敎學主要方法將採用導師小組敎學,同 時由學生自己閱讀筆寫作爲補充。」這一點我們曾加以注 意。但是,很明顯的,倘若這種敎學大部分和學生工作無 關,那麼,這份異常繁重的負担使將加於敎師身上。倘若 這種教學同時對於學生所讀若干科目都有牽連的,那麼, 學生的工作便有過份沉重之危險。因此成爲僵局。我們不 願武斷究竟如應付。 L7.7 誠然,要想爲學生訂定一項廣博的學習計劃,包 羅數個學科數個學系,本質上並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能夠解决了我們所提到的敎學問題,其結果是可觀 的。我們要記着,若是每一科目的內容,能嚴加選擇(前 面節七、三)則學生在完成該項學習時,便不能如其他學 生之適合於進行深造硏究工作,這在各國若干大學中已有 其經驗。這種情形可在大學硏究院階段採用額外時間、敎 導、和注意予以補救。我們認爲這也是採用廣泛通才敎育 制度涵義之一。某些「理科」課目也可能特別適合於與某 些「非理科」之課目同時硏習(例如動物學及心理學)。 一般而論,要想替那些偏重文科的大學生設定一個合理的 標準(非中學程度),則數學、物理及化學之科目比生物 科目有更大的問題。 L7.8 我們現在要將通才敎育之敎學方法提要說明如 下 , 以備參考 :� (甲)倘若企圖爲學生排定一個繁重的講演課程表,包 括範圍廣泛的科目,這個方案,在紙面上,可能是動人 的,但在學生工作的品質方面將會遇到困難。 56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