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etin Vol. 2 No. 7 Feb 1966
「經濟福利與市塲經濟」(一九 報第三期) 孫國楝先生 新亞 中國歷史 孫國棟先生,廣東番禺人,抗戰期間,就讀於重慶 政治大學。一九四三年,響應政府十萬靑年從軍 運 動、參加青年軍,後調往緬甸作戰。勝利後退伍返 校。一九四七年畢業於南京、獲法學士學位。一九五 九年來港,先後担任六十年代雜誌主編,人生雜誌編 輯,及中南日報總主筆等工作。一九五五年秋入新亞 硏究所學習歷史,一九五七年畢業,即在新亞書院歷 史學系任敎,一九五八年應邀出席威尼斯第十一屆漢 學會議,一九六 〇 年出席菲律賓亞洲史學會議,被選 爲該屆理事,一九六二年訪問美國哈佛大學爲訪問學 者。翌年(一九六三)返港、担任新亞書院歷史 系 主任。著作有: 生活與思想(一九五四)華僑印書館出版 强烈的生命(一九五五)華僑印書館出版 唐書宰相表初校(一九五六)新亞學報二卷一期 唐代三省制之發展硏究(一九五七)新亞學校三卷 唐宋二際社會門第之消融(一九五九)新亞學報四 卷一期 北宋農村戶多口少問題之探討(一九六)新 術年刊第三卷 中國士人階級之特質(一九六 )菲律賓歷史學會 中國歷史(一九六二至六五)共十冊人人書局出版 唐貞觀永徽間黨爭淺釋(一九六五)新亞學術年刊 第七卷 何顯雄博士 新亞 物理 何博士顯雄幼年卽負笈英國,先後就讀於倫敦大學 花勒地學院及黛林大學之英皇書院,專修電機工程。 畢業後曾在各名廠工作,工餘時更在倫敦之鎭立科學 院進修半導體及電子脈衝理論等課程。於一九六一 年 十月赴修咸頓大學深造,硏究有關應用電子論理線路 及矽質控制整流器對電機速度之操縱問題。獲博士學 位後,重入工廠工作,一九六四年九月返港,加入 新 亞書院物理系任講師。何博士之著作及發明,詳見於 英文版中。 生先楝國孫 譚尚渭博士 崇基 有機化學 譚尙渭博士,生長於香港,早歳讀書於拔萃男校。 一九五五年參加香港大學入學考試,因成績優良,分 別獲得英王愛德華七世之獎學金及政府獎學金,在香 港大學攻讀理科,並於一九五八年及一九五九年先後 得理學士及特級榮譽理學士各學位。畢業後,在原校 化學系任助敎,並進行硏究本港多種特有植物之化學 成分,因而於一九六一年 又頒予理學碩士學位。 同年譚氏復得英聯邦獎學金,赴英深造,在諾汀咸 大學,從約翰生敎授 硏究有機化學。一九六四年得 博士學位。在英逗留期間結婚,旋挈眷離英赴瑞士, 進瑞士巴色『有機化學大學』,追隨古樂卜敎授爲硏 究學員,爲期一年之久。 譚博士除上述各種學歷外,於一九六三年,獲選爲 皇家化學硏究院會員。一九六五年六月携眷囘港,就 崇基有機化學講師,兼男生第一宿舍監各職。 著述甚富,詳情見本刊英文版。 士 博 渭 尙 譚 訃告 曹麥生高級講師逝世 本校崇基學院化學系高級講師曹麥生博士, 不幸於本年二月八日上午九時,病逝養和醫 院,享年四十八歲。曹博士於有機化學之貢獻 至鉅,兹一病不起。噩耗傳來,聞者莫不惋惜。 曹博士係廣東省人,平素虔奉甚督教,並熱 心於敎育事業。自於嶺南大學卒業後於一九五 二年,在美國加州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隨 卽先後在加州與匹茨堡各 擔任敎職。曹氏 專長於有機化學一門 凡著述甚豐,散見 美 國各科學雜誌。 曹氏於一九六二年,應聘在崇基學院任教, 於去年夏,赴美從事化 硏究 是年十月底回 港後,即告生病。 兹爲紀念曹博士起見,崇基學院業經成立『 曹麥生博士獎學金基金會』,並歡迎各界解囊 獻捐。 5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