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etin Supplement Aug 1969
大學與傳统文化之關係(撮要) 八月二十五日(星期一) 主講人︰坎培拉國立澳洲大學遠東歷史學 科敎授王賡武敎授 現代化之大學爲西方傳統文化之產物,但同 時又爲闡明文化之機構。西方之大學與文化有密 切之關係,社會之變遷及進步亦與大學及社會之 互相影响有 。 以往亞洲之大學爲傳統性之大學,以學習及 發揚光大傳統文化爲宗旨。目前,現代化 大學 逐漸取得傳統性大學之地位而代之。現代化之大 學多以西方大學爲典型,主要之作用爲帮助亞洲 國家趨向現代化,因而與傳統文化對立。在現代 人心目中,傳統文化常被認爲過時及妨碍進步, 不合用於太空時代。 因此,大學對傳統文化可能採取以下五種不 同之立塲: 第一,摒棄傳統價値,視 學與工業學院性 質相同,但規模較龐大,水準較高。理由爲: (甲)社會摒棄傳統文化,本身正在改革中。 (乙)社會人士認爲傳統文化只能應用於家庭、 廟堂及中小學校內。 第二,以現代化爲主,對傳統文化只作形式 上之保存。理由爲傳統文化力量微弱,而現代化 趨向則非常廹切。 第三,對現代化與保存傳統文化同樣重視。 理由爲國內之現代化趨向及傳統文化互相平衡, 而政府領袖相信傳統與現代化可並行不悖 第四,以傳達傳統文化爲宗旨 惟在傳達文 化過程中,爲遍應時代之需要,設立科學及實用 學科。理由爲政府領袖主張保存傳統文化,並相 信若不保存傳統文化, 結構。 第五,以保存傳統文化爲鵠的,對進步 念反持懷疑之態度,科學與技術唯有在與傳統文 化不相矛盾時方能接受。 亞洲地區有以上各種不同類型之大學,各有 其歷史背景,作用及任務。 是否所有大學均應屬於同一類型? 每一國家是否應 各種不同類型之大學? 亞洲各國是否應放棄第一及第五立塲而使各 大學逐漸採第二、第三、第四立塲? 以上各問題値得有關人士深思及探討。 大學與社會結構之關係(撮要) 八月二十六日(星期二) 主講人: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政治學科主任鄔 仁寧敎授 (Prof. K a s e m U d y a n i n ) 社會結構對大學之關係非常重要,所謂『社 會結構』,乃指政治、經濟及社會各方面之結構 而言。因此,負責策劃高等敎育人士,應設立適 應社會結構之大學。大學常受社會結構之影响 , 故大學之組織亦應隨時代而革新。 大學並不僅爲一龐大之學校或灌輸敎條之機 關。其主要之作用乃爲培育領袖及科技人才, 而在此兩方面,孰輕孰重應愼重加以考慮。故在 訂定大學之數目、規模、課程及敎 方法時,亦 須考慮及國家政策,俾大學與國家之政治、經濟 及社會各因素相配合。 政治與大學有關。大學不能漠視社會之政治 因素而成爲『象牙之塔』,必須配合社會之政治 制度,並與社會、文化、倫理及體育各種因素融 洽無間。 高等敎育牽渉之問題甚 年制或四年制?專才訓練應 應上課若干小時?何種制度較爲合 美國制?大學敎師之數目亦爲問題之一,敎師 質素之提高及敎師之待遇亦往往受社會結構之限 制。 社會結構之重要政策之一爲如何培養大學生 。例如:在工業發達或資源豐富之社會中,大學 須訓練大量科技人員,以充足之人力供給社會, 同時亦 避免因失業而產生之種種社會問題。大 學課程有人文學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應用 科學之分,因此在指導學生選擇科目時,亦應考 慮社會之結構,按照社會發展之情形而行之。 大學應屬何種性質?私立?國立?或受敎會 津貼?此又與社會政策及社會各種因素 關。大 學之組織又與社會風俗、習慣、標準及文化息息 相關。 大學應對學生負責,亦應對社會各階層負 責。因大學生係大學與社會 橋樑。一所良好之 大學必須與社會之標準及趨向相配合,並能 會之結構打成一片。 决策程序 (撮要) 八月二十七日(星期三) 主講人:日本東京一橋大學法律學科主任細 谷千博敎授 (Prof. C h i h i r o H o s o y a ) 日本之大學最近常閙學潮,因而若干大學被 逼停課。大學生騷動之原因有二:學生對大學 當局不滿,及日本共黨學生與『新左翼』學生之 間之鬥爭。日本政府鑒於目前 潮之情况惡劣, 制定大學法例,由國會通過,加強大 當局之權 力。 — 7 —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