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etin Vol. 9 No. 1 Sep–Oct 1972
四、高等敎育之國際形勢:現實及 五、政府在大學改革方面應擔負之任務: 韓國實例 六、東西文化中心:敎育改革之模式 七、日本大學敎育改革之必要 八、韓國高等敎育學術改革之方向 九、高等敎育改革之評價 李校長獲邀請演講:「影響亞洲高等敎育之 力量」。在其演講中,李校長分別闡析下列各點: 社會變遷及其對高等敎育之影響、敎育之原則及 國家之目標,學生運動及其對 之 及高等敎育任務之變遷:從「象牙塔」轉變爲社 會變遷之工具。李校長特別指出:在杜會及經濟 發展需求之中,大學須避免成爲「專門訓練狹義 的工技專才之機構」,須繼續負起「保存及發揚 國家文化之責任,成爲文化及文明 搖籃」。 院際敎學課程廣泛實施 院際敎學課程於一九六四年九月開始實施, 初設課程七項,現已廣泛推行。設立院際課程之 目的,爲綜合利用三學院之人力物力,使學生獲 得最大之裨益。院際課程之各 科目,由各學系 負責策劃及籌備,然後交由大學校務處學務組編 排時間與上課地點。學務組在編排時間與地點 時,儘量作最妥善的安排,方便三成員學 之學 生修讀。 院際課程自實施以來,學生人數及課 逐年迅速增加。一九七一至七二學年開設之院際 課程共有二百四十三項,修讀學生人次爲八千四 百二十四,包括全部三、四年級學生及部份一、二 年級學生。一九七一至七二學 之院際課程,比 一九七零至七一學年增加百分之六三‧〇九,比 一九六九至七零學 增加百分之一四七‧九〇。 修讀人數與一九七零至 一 比較,增加百分 之五六•八四,與一九六 至 學年比較, 加百分之一二九‧三〇。以下爲最近三年院際課 程之科目及學生人數統計: 年度 院際課程 修讀人次 一九七一丨七二 二四三項 八四二四 一九七零丨七一 一四九項 五六九〇 一九六九丨七零 九八項 三八四五 學生人數統計 本校學生人數根據一九七二年九月三十日之 統計爲二九一七人,包括本科學生二五七四人。 其中七三二人屬文學院、一一〇三人屬商 及社 會科學學院、七三九人屬理學院。以成員學院分, 則崇基學院九〇五人、新亞書院八五三人、聯合 書院八一六人。以性別分則男生一六三〇人,女 生九四四人。 研究院有研究生一三〇人,敎育學 人,其中日班學生四十二人,夜班學生九 新亞研究所有研究員二十二人。系統分析文憑課 程有學生十人。此外 本校尙有交換學 二 六 人及特別生二十二 敎職員簡介 盧澤源先生 大 學 建 築 處 助理建築材料估計師 生 先 源 澤 盧 Mr. Lo Chak Yuen 盧澤源先生爲英國測量師,曾任職 於本港著名建築工料估計師樓爲高級助理測量 師,並曾擔任港工業學院建築、測量及結構工 程系夜學部講師。 一九七一年十二月,盧先生受聘爲本校之助 理建築村料估計師。 一5一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