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lletin Vol. 9 No. 3 Dec 1972
香港專上學聯 第一屆藝術節開幕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於十一月十九日晚,在大 會堂音樂廳舉行第一屆藝術節開幕典禮,並邀請 藝術節贊助人李卓敏校長親臨主持。典禮完畢 後,本屆藝術節第一項節目即開始舉行:「中國 民間藝術晚會」。 藝術節範圍甚廣,除中國民間藝術晚會外, 尙有西方民間藝術晚會,學聯戲劇比賽、學生美 術創作展覽、學聯歌唱比賽、國際攝影沙龍展覽 及學生實騐電影 ,一直舉行至明年三月下 旬,方吿結束。 李卓敏校長講詞 李校長在典禮中向嘉賓致詞,講詞全文如下: 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多年來舉辦了很多有意義 的學術和文娛活動,使大家對香港專上學生有了 新的認識。這次香港專上學生聯會更進一步主辦 第一屆藝術節,非但意義重大,而且令學生更深 入社會、影響社會,並創造更好的文化條件。在 這一方面,專上學生聯 顯然發揮了領導和團結 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香港的人口中,二十歲以下的年 靑人佔了很大的比例,幾乎是總人口的半數。這 些年靑人,不少是在藝術方面有特別才能 ,可 惜他們往往沒有表現和發揮的機會。從每年的音 樂節,我們會見到這麽許多年靑人愛好音樂 而 在音樂表演方面具有才能的爲數也不少。音樂只 不過是藝術的一種,其他藝術方面也有類似的情 形。我們的社會如果讓藝術方面 能的 年埋 沒了他們的天才,對杜會來說是 種極大的浪 費。 我們必須承認一個基本事實,所謂增加出入 口數字、增加就業人數、增加國民總收人,固然 非常重要,但這只不過是一種方 的終極目的。我們要提高生活水準,不祇 吃得好一點,住得舒服一點,而是爲了要我們的 精神生活更豐富、更美好、更有意義。 這次專上學生聯會主辦的藝術節,一方面給 予靑年人以欣賞藝術和發揮才能的機會,養成他 們欣賞美好事物的習慣,並刺激他們的創作天 才,另一方面,因爲藝術具有普遍性,可以使靑 年人和社會各階層人士更形接近,心靈由此互相 溝通,建立起共同的精神生活。這就是我在上面 說的學生聯會發揮了領導和團結作用的根據。 尤其令我高興的是,這次的藝術節範圍非常 之廣,連攝影和實驗電影都包括在內。各種藝術 本來應該互相影響和互相借鏡,所以古時中國人 六藝並稱,中古歐洲統稱爲七藝。這次第一屆藝 術節提出: 「學生、藝術與社會」 爲主題,可見同學們對這問題考慮得非常週到, 眞是令人鼓舞的現象。我希望這三個重要的因 素,在將來專上學生聯會的活動中,繼續發生同 樣的作用。 學人行蹤 A聯合書院社會系講師蔡正仁博士,於十一月 一日至十三日前往東京出席「第二屆亞洲人口會 講」,並於會上宣讀論文。 A新亞書院工商管埋學系主任閔建蜀博士,於 十一月五日赴馬來西亞吉隆坡,出席「亞洲管理 敎師訓練與研討」會議。 A聯合書院社會工作系主任何錦輝先生,於十 一月十三日至廿五日往曼谷,出席「社會工作訓 練課程研討會」。 A聯合書院鄭棟材院長,於十一月 五日前往日本,出席「日本學術國際會 A英國牛津大學農學榮休敎授貝克曼敎授 ( P r o f . G . E . Blackman),於十一月在本校科學 館作以下演講: 二日 生長之分析—簡介 九日及十日 作爲生態學工具之生長分析 十六日及十七日 生產之分析 貝克曼敎授爲一九七二—七三年度之皇家學會 客座敎授,渠於九日抵港,將在此逗留四個月。 A普林斯頓亞洲委員會執行秘書艾慕爾先生 ( M r . R o b e r t Atmore),十一月十六日初次 蒞 臨 本校參觀 , 崇基學院特在牟路思怡圖書館演講室 舉行中西音樂演奏會 , 以表歡迎。會中由蘇振波 先生演奏古箏 , 紐世祺先生(Mr. T h o m a s Pniewski)及黃肇熊先生演奏笛子及大鍵琴。 A日本大阪大學分子優生研究所主任 辻 田敎授 ( P r o f . A k i r a Tsugita) , 於十一月到訪聯合書院 生物化學系 , 並於廿七日主持一個以「RNA聚 成酶之一新單 元 」爲題之研討會。 A十一月到訪聯合書院之嘉賓計有: 羅馬經濟發展局社會學家董納神父(Fr. J . Tonna)。渠於二日訪問社會系 , 會見該系學生, 並硏討有關宗敎社會學之問題。 美國印第安 納 大學文理學院院長韋信敎授 ( P r o f . G e o r g e W . W i l s o n ) 。 A法國巴黎第七區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主任魏 延年先生(Mr. R e n é Vienet),於十一月廿三日 到訪新亞書院。 A其他到訪大學之嘉賓包括美 瑪規大學副校 長高約翰博士(Dr. J o h n Cowee)及美國哈佛燕京 學社東南亞 區 代表司林先生Mr. R o b e r t H . S i l i n ) 。 一11一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