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七六年冬

什麼貢獻?� 答:本中心歷史尙短,不 甚麼貢獻,不過,在過去幾年, 亞硏究方面所做比較有意義的成就,當 陳育崧先生與本人合編的「新加坡華文碑銘� 集錄」的出版,以及越南正史及方志的校訂� 工作。由於此兩種工作之完成,今後學者可� 獲得較可靠之史料,以從事新加坡及越南歷� 史之研究;可惜,關於後者迄今未能籌辦足� 夠之印刷費,致使這批史料未能順利出版。� 此外,本校文物館館長兼本中心硏究員屈志� 仁先生,在哈佛燕京社資助下進行 之「十� 三至十六世紀東南亞各國 陶瓷貿易」研究� 計劃,也正受到各國考古學界的重視。屈先� 生已歷訪美國密芝根大學、菲律賓、印尼、� 泰國各國博物館及各收藏家,以調查並蒐集� 有關資料,目前正在銳意,加以整理並分析,� 相信不久之將來,宋代以至明代中國與東南� 亞間陶瓷貿易的槪況將獲揭明。 於本 心� 爲國際學術界所提供之服務,本中心的幾位� 顧問都是馳譽國際的學者,相信在諸位先生� 領導之下,本中心可以作出一些實質上的服� 務與貢獻。至於我個人,幾年來由美國華盛� 頓人文學科國家基金會委托爲該基金會資助� 有關亞洲問題各硏究計劃的審查員。另一方� 面,本人擔任日本東南亞史學會執行 員會� 委員,爲日本學者與東南亞及歐美學者間之� 提攜及連繫略盡微力。此外,一九七五年十� 一月在香港亞洲協會資助下,本中心幾位顧� 陳荆和敎授的部份著作� 問及硏究員曾參加日本東南亞史學會大會,� 宣讀論文,博得好評。今年(一九七七)八� 月,在泰國曼谷召開之第七屆亞洲史學家會� 議,本中心已決定由校方資助之下派出五位� 顧問及硏究員參加,並宣讀論文。� 問:照目前中心的研究計劃看來,有關日本和� 越南的研究是重點之一。近年來越南局勢的� 轉變對研究是否會有影響?在資料搜集方面� 有困難嗎?� 答:鑑於中日兩國以及中越兩國間深遠且密切� 的文化交流關係,我認爲我們需要養成一批� 站在純然學術立場的日本及越南專家。這是� 本中心存 的一個基本目 。我將利用本人� 與越、日兩國學 面盡些微力。至於越南 一的實現,照理對於今後越南 究將有甚大幫助。以歷史學界的情況 過去由於南北兩政權的對立,南北學界之間� 從來沒有硏究上的連絡,致使有不少重複的� 出版或硏究計劃出現,造成人力、物力的浪� 費。就硏究資料的入手方面來講,現在可以� 由一家在河內之國營書店或在巴黎的越 書� 店統一訂購旣刊之越南書籍及書報,較以前� 方便。目前越南學界尙未與自由國家學界連� 繫起來,不過,相信不久越南學者也可以出� 外作研究工作或參加國際學會,我們與越南� 學術文化交流之機會將獲增加 本人在北� 越、南越學界都有不少朋友,將來如果被邀� 請,很願意訪問南北越,見見老朋友,並瞭� 解越南國內歷史硏究之現況。� 問:除了越南和日本,硏究中心是否會有專以� 其他國家爲硏究對象的新計劃呢?� 答:我們正擬與高麗大學亞洲問題硏究所接� 洽,雙方交換研究人員或研究生,以共同從� 事韓國及越南兩國文化史之比較研究。按� 越、韓兩國都位置在中國大陸兩個半島上,� 自古爲中國文化圏之主要成員,但對於中國� 文化之接受容有不同的反應,固有文化之培� 養及社會之演變都有不同之發展過程,値得� 專治遠東史之學者悉心檢討及硏究。我個人� 很希望在這個計劃最近的將來可以實現。� 14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