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七七年冬
榮譽法學博士余英 大學與中國的現代化� —一個歷史工作者的看法� 「我甚至可以承認,每一個國家和社會都有責任,根據需要,� 爲它的學術機構制定發展的方向,但是一般性的指導和業務上的干� 涉之間有基本的不同。現代大學如果經常受到外來力量的直接插� 手,它就失去了學術的自主和自由。這樣一來,知識就不能生長了。� ::儘管我主張相對的學術的自主和自由,我決無意提倡大學是� 『象牙之塔』的舊觀念。祗要我們能在大學裡保持敎學、硏究、和� 服務之間的平衡,保持知識的求取、傳授、和應用之間的平衡,我� 們向現代化航行的學術途程是安全的。」� 在中國歷史上,大學一向佔有特別重要的� 地位。傳統的說法,以爲夏代已有類似大學的� 高等學術機構了。但是夏代的存在至今還沒有� 在考古方面得到證實,所以暫且撇開不說。甲� 骨文中有「學」字,並且照上下文來看,確是� 指學校說的。可惜我們還無法斷定它是怎樣一� 種學校。我們現在所用的 大學」這個名詞 � 最早出現在周代的文獻上,那是貴族子弟接受� 訓練的地方。周代的大學又叫做「辟雍」,金� 文已經證實了這一點。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中� 國大學的起源,至少不比古代希臘的柏拉圖學� 院晚。� 不過如果我們用現代大學的特徵作標準,� 比如說有校址,有敎授,有學生,有講堂宿舍,� 有考試學位;這樣的大學是到漢代才有的 那� 就是太學。公元前一二四年太學的創立,可以� 說是中國敎育史上一件劃時代的頭等大事。漢� 代太學最多的時候有三萬多學生,有兩百四十� 所房子,一千八百五十個房間 這在今天來說,� 也是一所規模極大的大學了。� 從漢末到隋唐,中國分裂了,太學也衰落� 了。但是在七世紀時唐太宗恢復了太學,中國� 的大學又有新的發展。唐代的太學和漢代在很� 10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