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七八年冬

榮譽法學博士 監督閣下、校長、各位嘉賓、各位家長、各位 同學: 今日躬逢頒授學位典禮盛會,承囑代表榮 譽學位領受人致辭,極感榮幸。惟臨事不免惴 慄,其原因至少有二:一爲自慚不逮;二爲須 肩負代表同儕之兩位榮譽學位領受人致辭之 責。一如讚詞宣讀員所豔稱,兩氏對中文大 學、香港及世界其他地區之貢獻,而尤於交換 學者及擘劃足當地方勝景之建築物兩方面 建 樹良多,聲名顯赫。語云:「欲知其聲聞,自 顧左右即可得之。」兩氏可當之無愧矣。 銘感及申謝 今日蒙香港中文大學錫以榮譽法學博士學 位之殊榮,吾等同儕三人銘感無旣,且得爲中 文大學之成員,其榮寵無以復加。中文大學在 區區十數載間,群策群力 旣有魄力雄偉、想 像豐富之領袖人才,復輔之以社會及政府之大 力支持,在此東西文化之交滙點上,卒使此學 海明燈,光華炳耀。監督閣下,兹代表同儕等 三人,謹向 閣下及大學致深切之謝意。 感人之塌合 今竊思略述一己之感受。本人與香港之連 繫,驟觀似非明顯,其實關係深邃,故躋身於 此場合之中,使本人感動不已。香港爲內子生 長之所,且今日內子亦有在場。復次,吾等之 父親及祖父亦與香港有密切之關係。 中國過去西化其法律之努力 距今七十一年前,余父在此鬻其所業,遠 渡重洋,負笈英倫習法律。九年後,爲華人中 獲倫敦大學頒授法學博士學位之第一人。回港 後執業爲大律師。旋因志切爲國効勞,前赴北 京,服務於修訂法律館及中國治外法權國際委 員會。後轉任職於南京司法行政部及海牙之國 際常設法院。 余之岳丈傅秉常氏與香港之關係尤爲密 切。彼爲香港大學之第一屆工程科畢業生,嗣 於一九三一年獲母校頒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彼於法律方面,非僅具銜,彼曾爲中國民法修 訂委員會召集人,於草擬一九二九—一九三 零年中國民法,貢獻不小。 上文涉及余之家族歷史,尙祈 監督閣下 原宥。惟余父及岳丈之事業,適足以明驗中國 與西方關係史上重要時 對法律之槪念。中文大學旣以 且榮譽學位領受者之致答辭,其內容向 學所務者相近之傳統,兹不揣淺陋,請言其 略。 法律作爲節制社會之技巧 節制社會之方法甚夥,如以巫術、宗敎、 習俗、法律、道德等是。法律須具有一套旣經 制定之行爲規則之制度,使制定 者,無論 其爲王侯或庶民,得以保障應有之個人利益或 集體利益。此類規則大體適用於 制度所槪 括之對象,毫不偏私;倘 中未有特別指 明,則於奉行是類規則,不因個人 個別情形 而稍異。法律之優先次序 非個人及客觀之特 性,使萬事皆得其準繩,無偏無頗, 專斷, 不踰分。施諸於雜沓之社會,法律亦能整飭秩 序。故法律本身爲節制社會之技巧 中立而不 倚,其爲用大矣。至於法律用以保障何種價値 或利益,則視乎制法者之本意。 法律規則所反映之社會價値 規則之律與視爲技巧之法有別。於法律制 度之下,法律規則恒因事物之天性而反映社會 上具傾倒勢力人士之意願及其價値觀;此即謂 該等人士及彼等之支持者(無論此種支持是否 出於畏或愛)在社會 此力量,並思得行其 14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