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七八年冬

社會並不是一部運作 生長和變化的有機體。一個 社會更必須時時反省本身的結構和價 遠矚其四周變化的動向,方始能長足進步。 若大學不積極推行均衡的敎育,以擴展學生視 野,磨練其抽象與綜合思考的能力,則日後豈 能奢望他們內省外顧,高瞻遠矚,對香港未來 的發展作出更有價値的貢獻? 因此自去年改制以還,大學即依照富爾敦 報吿書的精神,分由學院及書院推行學科爲本 與學生爲本的雙元敎學,並由各系務會重新設 計和改進通識課程,以求整體敎育觀念的貫 徹。各書院更積極舉辦種種學術、藝術和體育 活動,以充實校園生活、陶冶學生品德和增强 他們的體魄。這種工作都需要相當的精力和耐 心,但假以時日,則必有顯著的效果可期。 語文訓練 此外通識敎育和 也有密切關係。 本人認爲語文不僅達意,亦且反映個人的見 識、判斷等綜合思辨能力。所以今後大學對中 英語文課程當更爲重視。 其實大學敎育在課程上雖有通識、基本和 專業之分,敎授方式亦有學科和學生爲本之 別,但各部份都相輔相成。因此其功能的充分 發揮,實有賴於大學敎育的整體改進和大學本 身的自强不息。 對學術、社會、中國 大學的根本使命並不止於對本校學 授學業,亦需要能爲社會展示新的路向和目 標。因此中大的敎師們不惟踏實施敎,而且必 須不斷摸索前進,爲學術開拓新的領域,同時 也令大學能藉着他們的艱苦努力而不斷自新。 中文大學自成立伊始即銳意發展硏究院和各硏 究所、硏究中心,充實其經費設備,鼓勵其與 海外學術機構的合作和聯繫,使敎師們在學術 上的創造潛力得以充分發揮。這種種努力 已 獲得多方成果,例如中藥的重要 深受世界 衞生組織之重視並列香港爲六個研究中心之 一,此外碩士課程亦因之得以迅速發展,爲在 積極籌辦中的博士課程奠下良好的基礎。這是 令人深感鼓舞的。另一方面,現代文化是一整 體,香港更是一個與世界息息相關的都會,所 以大學還須致力於拓展海外聯繫,推行交換計 劃,加强國際亞洲課程等工作。因爲這樣才能 使大學超越地域的局限,而成爲一個國際性的 大學,承擔對學術、對香港社會和對中國文化 的責任。 本人以爲,上面兩方面的工作不但本身意 義深遠,而且是發展大學敎育的優越條件。所 以其重要性必將隨大學的進步而日見增加 創校精神爲進步原動力 中文大學現雖已成爲一多元性的機構,但 施敎與發展則一貫 無論從課程編配,敎學媒介 推展來看,都顯而易見。本人深信 針不但切合本港的需要,亦令大學在高等敎 的領域中具有獨特的地位與形象,以能協助香 港開拓一個生機蓬勃、前景壯濶的將來。大學 的特殊風格不應是歷史的遺跡,而應是進步的 原動力,大學目前所採用 學制則正是發揮這 原動力的必要條件。這亦是本人和全校師生所 深信不疑的。 行遠者必自邇 大學創校迄今才不過十五年,即追溯到各 成員書院成立的早期,亦尙不及三十年。以「百 年樹人」的眼光去衡量,實在還甚短暫。但就 在這短暫的期間,香港已從區域性的轉口商埠 發展爲人口近五百萬和多元工業化的大都會, 並且還正以加速的步伐繼續成長和蛻變。因 此,中大雖賴各方的厚愛和李校長的周詳擘劃 經營而得立足於穩固的基礎之上,但其處境實 如逆水行舟,不許有鬆弛間歇的餘地。現代世 界變動不居,學術發展更日新月異,我們師生 員工只有同心協力,竭智盡能,經常保持衝勁 和活力,方能立足於社會和時代的前端,對其 成長和進步作出貢獻,不辜負各界的期望與愛 護,這無疑是一個艱辛而遠大的目標。但古語 有謂:「行遠者必自邇」,西諺亦云:「好的開 始是成功的一半」。中大旣已踏出了穩定的第 一步,我們自當堅決地繼續向已定目標前進。 4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