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七九年夏

的優越條件。 潛能就第一、第二語 過第一語言的學成,潛能已 所以第二語言學起來必定要比 一 言 至於年齡與環境的兩個條件亦必不能同時具 備。在單一語言環 中學第二語言,經常接觸 到說第二語言的人不會太多,所以即使勉强令 小孩從三、四歲就開始學第二語言,效果也不 能與第一語言相比。至於爲了學第二 言而移 居另一語言環境,這即使能收效也非一般 所 能做得到,可以不必討論。其實這還是和年齡 的因素分不開。到了相當年齡才到外國去,即 使住上一輩子,外國語仍然學不好也很平常。 不過這兩種情形都和我們所面對的實際情況大 不相同。我們的實際 況是兒童到了六、七歲 才學第二語言而學習環境又是單語的。 第二語言的學習情況旣然與第一語言不 同,那麼方法也需要相應地改變。首先、第二 語言的敎學必須有系統地利用課本,同時必須 學習語法。在這裡特別須要注意的是,第一語 言的學習可以說是全憑浸淫,一日之內,所聽 所說無非這一語言,自然而然便能掌握。第二 語言却不同。學習時每日不一定有得多機會接 觸這語言,所以無法說得上浸淫。因此不能不 利用學生對第一 已掌握的知識爲基礎。凡 是可以直接或間接利用的 習慣都要加以利 用。只有這樣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二) 就香港的小 第一語言是廣州話。 進一步說,在六、七歲以前正 英文的可說是不多。有些家長從小便把 去學英文,目的在令他們中、英語都一樣能夠 運用自如或甚至令他們以英語爲第一語言,這 超出我們要討論的範圍,可以置之不論。就百 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大多數兒童而言 普通話(說 的方面)和白話文(讀與寫的方面)不能不說 是第二語日。我這個說法或許有人認爲言之過 甚。廣州話是中國的一種方言,普通話是一種 共同的標準語,兩者之間關係密切,怎能說成 第一、第二語言呢?這其實是一個名稱的問題。 怎樣才算是兩個語言,怎樣只算是兩種方言, 這界線是很難畫淸的。法語和意大利 是 國 語言,廣州話和湘潭話 種方言,但我猜想, 一個法國人學意大利語不會比一個廣東人學湘 潭話難,當然在某些方面任何一個中國方言和 另一中國方言肯定是非常接近的。但就是因爲 接近,學起來有特殊的困難,無論在語法或詞 彙上都會有相近而不相同的現象出現。這些地 方學起來,要完全正確地把握是不容易的,同 時又因爲大家認爲方言不過大同小異,所以沒 有人去硏究編寫這方面的敎材,學的人只能靠 口耳的接觸,而不能有系統地去學習。還 , 學生學白話文 時候 我們不以爲馬馬虎就可 算數,我們要求學得準確純粹,這便不是隨便 學學就可以學得成功的。 如果我的說法可以接受的話,普通話、白 11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