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大學校刊 一九七九年夏
易混亂。舉例 jian),意思是指出 廣州話說,就成了〔ta 2 tsim 1 〕,意思變成不 守秩序排隊,硬插到隊中間去 又像 做「菩提子」的水果,普通話叫做「葡萄」 而廣州話中的「葡萄 却是另一種水果。如果 我們養成一種習慣,見了第一種水果就說(pu tao),見了第二種水果就說〔pou 4 t o u 4 〕 , 那 麼寫白話文的時候就不會錯寫「菩提子」了。 此外廣州話和普通話同一句式往往有微細差別 的地方,如果發音上有淸楚的區別也就不容易 混殽。例如廣州話說「你走先」,普通話說「你 先走」。如果用廣州話時說「你走先,〔Nei 5 tseu 2 sin 1 〕,」說普通話時說「你先走(Ni x i a n zou),」那麼寫白話文就不會錯寫「你 走先」了。爲了養成用國音的習慣,我們應該 在小學就敎普通話,等到小學畢業的時候國音 已能全部掌握。這樣,進了中學以後所有白話 文的課文都可以用國音來念。(文言因爲廣州 話保存了入聲,所以應該仍用廣州音。)在今 天要提倡舊式的背誦,定必被人看作開倒車, 其實我也並不是主張舊式的一字不差、從頭到 尾式的背誦,而只是主張熟讀課文以便掌握裡 面的句式和培養語感而已。 以方言爲第一語言的人還有一個困難,這 就是詞彙的不足。越是日常的事物越是不知普 通話怎樣說,因爲日常許多場合都不是聽或講 普通話的場合。舉一個例來說,踏進廚房去, 有多少算是能說普通話的人眞能毫無困難地談 論烹飪的種 服,一個辦法就是上 話對照詞彙」這一類工具書的 爲了避免誤會,有一點想附帶說一說:我 把普通話白話文看作第二語言,絕對沒有貶抑 的用意在內。我所提出第一和 的區別 完全是從敎學方面着眼的。如果這區別能站得 住的話,語言敎學的成功與否,在乎所用的方 法是否合適。這照我看在一個以「語文敎育」 爲題的研討會上這是不應忽略的。 (四) 十年前,中文大學主辦過一個「中國語文 敎學硏討會」。當時在中大主持「中國語言學 研究中心」的周法高敎授作過專題演講,提出 過許多寶貴的建議,其中包括「國語粤語的對 比硏究」「國語粤語對照語彙」和「粤語國語 對照語彙」。在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再開「語 文敎育硏討會」,這些工作仍然是當前急務。 中大當局對香港中小學生語文程度的提高極端 關切,所以重新成立了「中國語文硏究中心」。 我們希望在以後的幾年中能夠逐步完成上述的 工作,至於工作能否做得好,進度能否滿意, 除了靠人們努力之外,還有待於社會的勉勵和 支持。 14
Made with FlippingBook
RkJQdWJsaXNoZXIy NDE2NjYz